双碳发展培训
课程大纲: 一、新时代“强国战略”和中国经济发展 1.“三步走”和“新时代”强国战略 2.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35年中等发达国家、2050年发达国家 3.碳达峰和碳中和是“强国战略”的内在要求 4.2022年经济复苏全国两会宏观经济政策解读 5.“南强北弱”经济格局下的中国经济 6.中国经济三重压力经济转型、周期下行和中美关系
二、十四五规划经济转型双循环和“双碳”目标 1.十四五规划“内循环”和“内外双循环” 2.十四五规划“新基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3.十四五规划全面促进消费健康中国 4.十四五规划确立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
三、中国经济周期和经济发展趋势 1.中国十年经济周期朱格拉周期分析 2.十年周期和经济趋势研判 3.十年周期和中美关系研判 4.十年周期和投资理财战略 5.十年周期和企业战略 6.大转折、新周期2022年的时代特征 7.十年周期和政府政策二十大展望 8.我国人口“零和博弈”:南北差异和都市化鸿沟 9中国五十年经济周期康德拉婕夫周期分析 10.五十年周期下“强国战略”和“双碳”目标
四、中美合作《巴黎协定》开启全球经济政治新秩序 1.中美贸易战全景实战关税战、撤资战和制裁战 2.美国民主党执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3.中美格拉斯哥气候宣言碳达峰和碳中和中美合作 4.2022年中国对中美关系的最新表态 5.贸易战改变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 6.中美合作《巴黎协定》改变全球格局
五、十四五规划打造“内循环”和“外循环” 1.中国新一轮产业革命 -绿色赋能、数字科技赋能和服务赋能 -碳达峰、碳中和下的绿色革命 -数字革命和数字安全数字货币的战略意义 -四大国家级科学中心中国兴起“科学城” -服务赋能和“微笑曲线”现代服务业崛起 -2022年全国两会产业政策解读 2.“都市化”和“房地产税”下的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税解读和对房价的影响 -2022年全国两会房地产政策解读 -“都市化”成为中国经济新引擎 -人口“零和博弈”下北方和三四线城市低迷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长江中游和成渝都市圈规划 3.全球经济形势和“一带一路”机遇 -2020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 -全球经济周期分析2022年全球经济复苏 -中国经济“一带一路”建设机遇 -自贸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战略意义
六、碳达峰和碳中和历史意义及其实现路径 1.气候问题的由来全球三份气候协定 -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7年《京都议定书》 -2016年《巴黎协定》 -气候减排争论不休:政治、经济还是阴谋 2.《巴黎协定》构建全球气候新秩序 -《巴黎协定》的基本要求 -什么是碳排放 -什么是碳达峰 -什么是碳中和 -世界各国对《巴黎协定》的态度 -美国对《巴黎协定》缔结、退出和重返 -中美联手捍卫《巴黎协定》 3.中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历史必然性 -《宪法》修订和环保税开征 -“两山理论”国内环保和能源政策转变 -中美《巴黎协定》合作中美关系解冻的历史契机 -中国经济寻求新的驱动力 -中国绿色科技弯道超车 4.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实现路径 -习主席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系列指示 -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解读 -省份和行业碳达峰政策解读 -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间表 -碳达峰与碳中和核心政策工具 -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 -央行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
七、碳达峰和碳中和对行业的影响 1.电力行业的影响 -火电淘汰和水电停滞 -核电中高速发展 -风电、光电大跃进 -风光核储一体化 2.能源行业的影响 -煤炭行业 -石油天然气 -能源互联网 -能源数字化 3.汽车和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双碳”对新能源汽车的刺激作用 -世界各国停售汽油车时间表 -氢燃料电池汽车 -新能源汽车叠加自动驾驶 -智慧基础设施 -运输业智慧升级 4.房地产和建筑业的影响 -建材政策性减产 -供暖用能脱碳 -零碳建材和零碳建筑 -《民法典》绿色生活方式 -碳普惠和碳币 5.制造业的影响 -能源双控 -再电气化 -循环经济 -碳捕获、碳封存 6.农业的影响 -推广森林碳汇 -可持续饮食习惯:养牛排放温室气体 -农业减碳技术:厌氧发酵和改进肥料 7.金融业的影响 -低碳转型的金融风口百万亿融资需求 -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 -产品创新:碳资产质押融资、低碳信用卡等 -高碳企业退出的违约风险
八、2022年开启新周期迎接双碳的机遇与挑战 1.2022年宏观经济大转折之年 2.地方政府如何制定碳达峰实现路径 3.企业如何制定碳达峰解决方案
感谢您的关注,当前客服人员不在线,请填写一下您的信息,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