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要素层面的内容
政治领导力包含一些核心要素。首先是崇高的目标信念,目标信念是政治领导力的驱动力。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将政治标准和要求贯穿于党的各项建设层面,这其中坚定的目标信念是根本所在。例如,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有着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坚定信念,这种信念驱使着无数党员为之奋斗,也体现出强大的政治领导力。
其次是先进的思想智慧,它是政治领导力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先进的思想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成果。这些先进的思想智慧为党的政治领导力提供了理论支撑,帮助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
再者是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是政治领导力的基础。人民拥护是政党发展的根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建设和改革时期,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如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积极组织资源,广大基层干部深入贫困地区,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将脱贫攻坚的政策精准地落实到每一个贫困家庭,最终实现了数以亿计人口脱贫的伟大壮举,这充分体现了党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能力,也是政治领导力在群众基础方面的体现。
二、职能与构成要素层面的内容
从领导职能“二元论”来看,政治领导力包括把关定向的政治决策力和政治执行力。政治决策力简单地说就是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的能力。其核心是通过制定正确的大政方针、行动纲领和发挥自身先进性而形成的强大影响力、引导力和决定力。例如,在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党制定的五年规划等政策文件,明确了国家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等,这就是政治决策力的体现。
政治执行力是按照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而为之奋斗的行动力。党的政策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去执行落实。比如在应对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时,领导者需要通过良好的沟通能力向国内外公众传达防控政策和措施,通过协调能力整合各方资源,包括医疗物资、医护人员等,再通过组织能力将这些资源合理分配到各个地区,以应对疫情挑战,这一过程中体现了政治执行力。
从党的政治领导力的构成要素来看,由主体、客体和中介三个要素构成。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客体是政治领导力的作用对象,包括各种政治力量和各级各类社会团体。如八大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全国妇联、红十字会、工商联以及私营企业等。中介则是为了发挥主体的政治领导力而作用于客体的工具、手段、路线方针政策、方法等。
三、具体能力体现层面的内容
政治领导力还涵盖领导者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等。沟通能力有助于领导者在政治活动中准确传达政策意图,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领导者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让各方理解政策目标。例如在城市建设中涉及到拆迁工作时,领导者要向居民解释拆迁政策、规划等,避免产生误解和矛盾。
协调能力则体现在处理政治事务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时,能够平衡各方利益,达成共识。在国际事务中,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政治立场和利益,中国在外交事务中积极协调各方关系,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就是协调能力在国际政治层面的体现。
组织能力是指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以实现政治目标的能力。在大型工程建设项目中,如三峡工程,需要组织众多的建设者、调配大量的建筑材料和资金等,这就考验领导者的组织能力。
四、价值维度层面的内容
从政治价值看,超强的政治领导力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和固有优势。马克思主义政党以人民为中心,其政治领导力体现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例如,在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是政治领导力在价值维度的体现。
在新时代,党的政治领导力就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能力和本领。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又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和要求,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这也体现了政治领导力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的重要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