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哪里有培训网!   [会员登录]  [讲师注册]  [机构注册] 网站首页  上海培训班  上海职业培训  上海讲师  上海培训机构  名师博客 
热门: 销售精英  微信营销  班组长  中高层
  • 营销管理
  • 人力资源
  • 生产研发
  • 采购物流
  • 财务管理
  • 战略管理
  • 领导艺术
  • 综合技能
  • 其它课程
  • 线上课程
  • 品牌管理
  • 营销策划
  • 销售技巧
  • 门店管理
  • 网络营销
  • 客户服务
  • 电话销售
  • 销售团队
  • 渠道销售
  • 国际贸易
  • 商务谈判
  • 合同管理
  • 顾问式销售
  • 大客户销售
  • 经销商管理
  • 大数据营销
  • 客户投诉
  • 新媒体营销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名师博客 > 分类
    王志涛--教学技术:讲课怎样才能有高度和有深度?
    讲师:王志涛      浏览次数:2374
    优秀的老师总会一直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讲的跟听我课的人有什么关系?可以试想一下,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大谈特讲周杰伦的绯闻,或者在公司组织的培训班上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我见”,那是什么效果? 所以,讲什么很重要。在准备讲课之前,你要充分了解来听课的人,他们是谁?他们来自哪里?他们想要从课程中得到什么?我能给到他们什么? 因为不了解听课人的需求导致的失败比比皆是。

    优秀的老师总会一直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讲的跟听我课的人有什么关系?可以试想一下,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大谈特讲周杰伦的绯闻,或者在公司组织的培训班上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我见”,那是什么效果?
    所以,讲什么很重要。在准备讲课之前,你要充分了解来听课的人,他们是谁?他们来自哪里?他们想要从课程中得到什么?我能给到他们什么?
    因为不了解听课人的需求导致的失败比比皆是。

    2016年7月1日,百度用户体验部总监刘超在国际体验设计大会上(国际体验设计大会,被称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体验设计峰会,除百度外,此次参会的还有来自Uber、微软、Frog以及GE等公司)做了个演讲,因在现场观众大喊“你太low了,下去吧”,演讲直播被迫中断了数分钟。7月2日此事在知乎、微博、朋友圈等引发了大规模讨论。

    台下听他讲的是3000位创业者和设计师,层次和品味很高,他们需要的是精辟见解、格局和情怀,刘超可以讲设计师十年间的改变来映射互联网对需求的变革或者最前沿的设计语言等,结果,他在这样的3000人大会上,讲了场校园招聘会式的演讲,这个演讲大学生会很喜欢,但大会上的观众肯定就不买账了,直接在现场骂他low,最终,刘超被百度撤职,百度公司一度成为了行业的笑话。

    除了刘超这个案例所提到的,还有以下这几条是讲授不被买账的原因:: ①内容的“料”不够:课程中出现明显的知识错误,部分或全部内容学员学过,而老师又没有独特的知识点,内容说服力不够; ②实战与理论的匹配:老师讲的东西理论性太强,与实战相差太远;或老师讲的全部是实战经验分享,缺乏理论高度与深度;内容的格局与学员级别、所处岗位不匹配; ④经验与底气:老师没有和教学相关的内容的深度研究经验、工作经验,阅历经历还不如学员,讲得苍白无力; ⑤真知灼见:老师对所讲内容提供的参考资料不够,或者老师经验不足,研究不深,讲的东西都是在闭门造车的结果; ⑥老师讲的内容很好,但老师没有给学员做好内容高度、重要性的建设。

    那什么才是有高度和有深度的内容?

    •国内外行业权威人士的专业论文和行业大型会议的发言内容;

    •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的操作标准及流程;

    •国内外行业最新资讯和发展趋势;

    •提出行业内的常见问题、疑难问题和热门话题,并且有解决方案解决它;

    •知名行业专家研究的操作标准; •国际行业论坛的研讨素材。

    怎样才能有高度和有深度?

    司马迁有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其实就需要我们能够真正搞定自己的领域,既要搞定基础理论,包括这个领域的起源、历史发展沿革、核心理论等,这些内容通常在入门的教科书上;也要十分清楚此领域内的最新进展当你一旦有了基础理论就应该去关注领域内的最新进展,而这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在行业期刊、论文和案例里面。

    虽然在互联网上有许多知识资源,大部分内容都唾手可得,大部分人就会认为自己听了一下、看了一眼,然后就掌握了。其实是想多了没有一种知识是可轻而易举获得的,一不小心就会淹没在知识的海洋里。只有靠自己去大量阅读,深度思考,然后再加上实践验证,这个过程不断循环转化,我们才可能在一个领域内有高度和深度。要搞定一个领域,我自己总结,可以根据素材是第几手的进行大量阅读:

    1. 第一手的素材:采铜于山。“采铜于山”语出明末清初大学者顾炎武:“尝谓今人纂辑之书,正如今人之铸钱。古人采铜于山,今人则买旧钱,名之曰废铜,以充铸而已。”顾炎武所说的采铜于山,即搜集第一手的素材然后提炼整理出观点,而不是像当时很多人那样人云亦云,走捷径取别人的二手观点。

    为什么要读一手素材?这就像吃饭,咀嚼人家的二手饭菜,不仅吃不饱,而且也没营养。二手文献总是经过压缩、选编和处理过的,而且这些文献都是服从于它们实际的表述需要的,并不是原原本本的文字,也就不是原汁原味的原典。要想了解道家的思想,你就直接读《道德经》《庄子》,要想获取儒学知识,你就直接读《论语》《孟子》,尽管原典读起来费力,但正是因为费力,才能够吸收到原著最本初的营养。

    第一手的素材除了来自原典还来自哪里呢?第一手的素材还来自学术论文,它们发表在各大科学术刊物上,可通过万方数据、知网、百度学术等渠道进行购买。学术论文的好处就是有学术研究支持学术研究要去必须客观真实,包括数据真实、完整,样本具有代表性,信息材料真实可靠,结论严谨,外推谨慎。换句话说,学术论文已经经过了筛选,如果不是有一点高度、有一点深度的观点的论文是不会被各大科学刊物采用的。不好的地方是,一篇论文一般只有一两个关键论点,观点相对来说比较单一,这就需要大量的阅读学术论文常规来说,一个具体的领域内排名前100的论文还是要看一下的,要不怎么好意思说对领域内主要观点很了解呢。

    在“名人”与“学者”之间,要更倾向于学者写的文章或论文,因为“名人”大部分只是因为他很有名,不见得在某一专业领域有很深的研究,而学者的论文都是在一个领域把很多人的观点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研究,从而给出一个更科学的说法。

    2.第二手资料是根据学术论文原文论述的专业书籍,这类书籍的包括《影响力》、《定位》、《思考,快与慢》、《语言本能》、《思想本质》,还有一些被奉为经典的专业的书籍,在教学领域的如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剑桥学习科学手册》、《人是如何学习的》等等,这些著作在这个领域被引用的次数是最多的很容易查到。一些大师级的人物的专著多属此类,像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史蒂芬·柯维,组织学习大师阿吉利斯等等,在每一个细分的领域,最顶尖的人物不会太多,他们的专著一定要买回来好好读一遍,学习他们的思想才能保证你的高度和深度。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言:“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还有一些虽然不是最顶尖的人物,也不是领域内的知名大家,但是他们长期从事某一领域的工作,勤于钻研,善于总结,他们的著作也具有极大的价值。 比如我在写书期间偶然发现的一本《如何走上大学讲台:青年教师提高讲课能力的途径与方法研究》,这本书是湘潭大学宋德发老师写的,他长期从事比较文学和高等教育的教学与研究,曾获得过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湘潭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等教学荣誉或奖励,并且还是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最年轻的主持人。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真切感受到宋德发老师长期从事大学教学实践而又作深入理性的思考,因此才写出这么“实战”、“实在”的著作他研究高校青年教师提高讲课能力的途径与方法并非纸上谈兵,而是对自己多年教学实践与探索的心得、体会的升华与总结。他的书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在本章中的诸多思路都是直接来自于他的这本书。

    另外我认为,这几年罗振宇的罗辑思维做了很多好事,在他的得到APP中整合了很多的领域内的大牛,起码让我们知道了哪些人在这某领域是一个大牛,以前我们压根就不知道在某个领域到底谁才是最牛的。 在聚焦的领域聚焦的话题下,做主题阅读。所谓主题阅读,就是在一个主题下把能够找到的书都读一遍。只要聚焦了主题你就会发现其实书并没有多少,你能够找到的能够买到的一般而言不超过30本,有一部分已经绝版只能查到名字和书的目录大纲,如果觉得实在是有用,就在淘宝上买复印版。韩愈说: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读这些资料必须与思考结合起来,边读边思考。诚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有助于加深阅读,反思阅读过的资料是否有价值。边读书、边思考,还至少有两重好处:第一,这些思考就是你将来授课的基础,由于是你读出来的第一体会,因此它是最鲜活的,当然也就是独创性的;第二,这些思考一旦系统地提出来,就会更容易通过一个清晰脉络将这些思考讲授出来。亦如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所说:“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3.第三手的素材就是当前的畅销书。畅销书已经加入了作者的理解和删减,很可能观点已经开始偏颇,甚至是为作者的论点去找例子,读的时候就要谨慎,不能全盘取之。

    比如《逆转》、《疯传》、《错不在我》、《异类》、《引爆点》等等,书的名字都很潮。这些书很好读,还挺有趣,读完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但其实里面的例子都是从别处摘出来,断章取义,加入自己理解、自己的故事,并不具备完整的客观性及科学性。举个例子,被误传许久的“10000小时定律”,最早是诺奖得主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和威廉·蔡斯(William Chase)合作发表了一篇关于国际象棋大师与新手的比较论文。根据象棋大师脑海中有5万-10万个棋局的定势,推断出需要花费十年。后来和西蒙合作过的瑞典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以德国柏林音乐学院的小提琴手练习时间为研究对象,于1993年在知名的《心理学评论》上发表论文《刻意练习在获得专家级演奏中的作用》,这是一手素材。这被格拉德威尔引用和解读,变成了他的畅销书《异类》,演绎出10000小时定律只要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得超凡。这已经是三手信息了,后来艾利克森看到自己的理论被误传太厉害,就在2013年专门写了《刻意练习》一书。

    不入流的书更多,往往起一个吸引人的名字吸引人购买,内容大多是出于各种动机充满个人经验的情绪化表达。还包含心灵鸡汤、朋友圈爆款文章。比如《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年脑子进的水》、《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看男人爱不爱你就看这几点》、《你觉得自己low?那就对了!》全都属于这种。这些内容的背后,是作者深谙人性对情绪的真实反应,所以加入强烈情绪和立场,让文字的煽动效果更惊悚,妥妥的利用了你的恐惧、焦虑、欲望等等,同时降低阅读成本(这点很关键,作者输出的例子很好,文字也很流畅,非常的通俗易懂,不需要思考,直接转发)你读得顺畅轻松,作者赚的盆满钵满,挺好。 有了大量阅读做为“输入”之后,就还得进行“输出”:写作。

    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曾经把写文章称之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写作的好处就在于:它有利于在大量阅读之后形成条理的知识及理论。当然,写作的最高形式其实是将在阅读时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提炼和升华,最后建构出属于自己的一系列的理论。

    唐代诗人贾岛有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在写文章的时候你为了更好地表述你的观点和看法,你需要不断的检视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并对有关的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打磨与加工进行必要的抽象、归纳、提炼,在描述事实及事物本来面貌的基础之上,进行深度阐释,进而在阐释的过程逐渐地促使你形成自己的观点,直至到形成一系列的知识与理论,并且带有自己的情感投入在里面,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

    所谓的理论与知识大都是作者在不断写作的过程中形成的,比如,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孔子正是在整理《春秋》《周易》等经典的过程中,逐渐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与理论体系。而所谓的文明,就是用文化、知识和理论体系把人类世界照明。春秋时期之前的夏商两朝也有着非常长的历史,但是却没有人点亮黑夜、照明后人,所以朱熹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编《春秋》、论《周易》、述《论语》,用知识的方式把前人的历史、知识系统地进行理论整理,再将这些知识传承下去,帮助后世人在混沌的世界中通晓事理,遵守人伦,形成井然有序的人类文明社会。我们笔下的文字都在点点滴滴的影响着自己,影响着他人。

    叶圣陶曾指出:“以前人以为写文章是几个读书人特有的技能,那技能奥妙难知,几乎同于方士的画符念咒,这种见解必须打破。”他认为写文章是生活的一部分,“能写文章算不得什么可以夸耀的事情,不能写文章却是一种缺陷。这种缺陷和瞎了眼睛聋了耳朵差不多”。他认为,没有这种认识,人就会成为写作的奴隶。

    而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写作你将接收到的大量的信息进行加工、提炼和升华,你展开诸如“张三说,李四说,我认为”这样的循环往复的论述,这其实都属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在写作中的所设计文字语言的多种词语,包括行为动作、人物、角色、时间、空间、位置、数据、情感状态、逻辑、问题、推理……它们相互作用、交叉影响,在写作者的大脑进行内在的意义关联、视觉想象、逻辑推理、演绎思辨,从而丰富了写作者的内在感官,而内在感官整体地运作,内部复杂交错,最终形成了一个人丰富的内在世界,这些都是人的高级心理机能。

    而经过大脑内部这样的不断循环,在阅读时接收到的大量的信息就“长”在大脑中了,并最终形成了一个人的人格。

    本文节选自《教学罗盘:基于建构主义的整合教学模式》

     
      上一篇: 王志涛---讲好故事的七大原则
      下一篇:王志涛--教学技术:讲课的四种境界
     
    相关文章
     
     
    王志涛
    会员可见
    会员可见
    会员可见
     
    分类培训
     
    分类讲师
      分类内训
       
      分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