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哪里有培训网!   [会员登录]  [讲师注册]  [机构注册] 网站首页  上海培训班  上海职业培训  上海讲师  上海培训机构  名师博客 
热门: 销售精英  微信营销  班组长  中高层
  • 营销管理
  • 人力资源
  • 生产研发
  • 采购物流
  • 财务管理
  • 战略管理
  • 领导艺术
  • 综合技能
  • 其它课程
  • 线上课程
  • 品牌管理
  • 营销策划
  • 销售技巧
  • 门店管理
  • 网络营销
  • 客户服务
  • 电话销售
  • 销售团队
  • 渠道销售
  • 国际贸易
  • 商务谈判
  • 合同管理
  • 顾问式销售
  • 大客户销售
  • 经销商管理
  • 大数据营销
  • 客户投诉
  • 新媒体营销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名师博客 > 团队管理
    如何有效做好企业现场精细化管理
    讲师:刘小明      浏览次数:2411
    如何有效做好企业现场精细化管理是由刘小明老师主讲的,精细化管理其实就是一种管理理念和一门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致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校、协同和持续运行,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致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

    精细化管理由国家有关部委倡导已推行几年,但效果如何呢?中国人做事习惯于“轰轰烈烈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虽然我们天天喊精细化管理,但结果却并不如人意。

    华北某省中小企业办公室由主管经济的省级邻导挂帅,在全省掀起一股精细化管理热潮,还搞了精细化管理样板工厂、六西格玛(Six Sigma)样板工厂,并在全省各地市开办精细化管理培训讲座,结果怎样呢?挺热闹的,但却并没有给中小企业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试想,中小型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基础管理薄弱,是典型的粗放式管理,部份中小型企业连5S都没有推行过,现场“脏、乱、差”,再说,中小型企业基层班组管理很落后,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这种情况下推行精细化管理搞六西格玛(Six Sigma)样板工厂,就是典型的好高骛远。

    国资委隶属的国有大型企业,有不少由于基础管理水平不达标,都不适合推行六西格玛(Six Sigma)模式,那么,缺乏人才优势、资源优势、管理优势的中小型企业,搞六西格玛(Six Sigma),无异于杀鸡取卵。

    华东某省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在全省大范围开展声势浩大的精细化管理活动,于是,为了抓住商机,便涌现出不少精细化管理“专家”,这些“专家”,即使从来没有在企业推行过精细化管理,但他们口若悬河,擅于包装,擅于营销,擅于蛊惑人心,再加上部分主管工业的政府官员对精细化管理并不专业,于是,这些专家便堂而皇之地走上讲台,为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传经布道……

    查看某市精细化管理的培训课程,我们惊奇的发现,课题由几个并不属于精细化管理范畴的内容组成,当地主管工业的政府部门找到几家培训机构,让他们承办这些课程,花了国家不少费用,但是,这些中小型企业对精细化管理仍然是“似懂非懂”。

    客观评价,中国中小型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还处于“扫盲”阶段,和世界先进企业相比,我们的差距很大。况且,我们的政府相关部门和中小型企业大多数都不喜欢从基础做出,总希望搞“高端”的管理,比如做六西格玛(Six Sigma)、做精益生产(Lean Manufacturing)。

    国内不少中小型企业连IE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都搞不明白,便喊要搞JIT准时制生产(Just in time);连常用的QC质量工具都没掌握,便喊要搞TQM全面品质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和六西格玛(Six Sigma)管理,同样,我们的中小型企业连SOP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都尚未建立和健全,便喊要搞精细化管理,这岂不使人贻笑大方。

    凡事都得遵循由简到难的步骤,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不能才吃三天素,就想上西天,因此,我们的中小型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精细化管理不可能一夜之间形成。

    目前,国内的很多中小型企业的经营者们做事太急功近利,才做了三个月精细化管理,没有见到经济效益,便放弃这项管理活动的推行,改换推行其它管理工具,这种“朝三暮四”、“喜新厌旧”做法的结果是,企业的干部员工无所适从,最后,管理越来越混乱,这就像我们平时练武一样,一下子学少林派,一下子学武当派,一下子学峨嵋派,一下子学华山派,最后一定是走火入魔,武功尽废。

    中国的国有企业由政府相关部门倡导,70年代开始学习日本的QCC、TQM,那是鲜花盛开的年代,90年代学习西方的ISO9000,那是武林秘笈之《葵花宝典》,21世纪学习美利坚的6σ,那是神秘黑客,上帝的福音。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学到了什么?TQM光荣牺牲,ISO9000英勇就义,6σ被活活埋葬,我们何去何从?哪一个才是企业管理的灵丹妙药?

    我们返璞归真,回归到企业管理最基础的精细化管理,我们的企业,又该如何夯实基础,真正使精细化管理造福于企业呢?

    推行精细化管理,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经营者要把精细化管理当做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千万不能喊口号,搞运动,走过场,经营者不但要有意识,更要有意志,凡事坚持就能见成效。

    推行精细化管理,企业干部员工的思想意识一定要到位,我们要突破干部员工精细化管理意识的四大障碍:精细化管理是在搞运动、精细化管理是在搞形式主义、精细化管理是给自己找麻烦、精细化管理是给自己的工作增加负担。

    改变企业干部员工的思想意识,是推行精细化管理的第一步。古哲先贤很早就曾经说过“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而改变员工思想意识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各种激励手段让他们参与到精细化管理活动中来,日本松下电器有一句经典语录叫“我制定,我遵守。我检查,我改善。我激励,我参与”。

    激励是所有管理活动推行的原始核动力,缺少好的激励机制,精细化管理活动是很难推行和维持的,海尔集团有一句名言“员工不会做你期望的事,只会做被你要求、被你检查、被你激励的事”,我们可以运用“六个一激励工程”来塑造企业内的境教氛围,从而发动全员踊跃参与到精细化管理活动中来。

    那么,什么是“激励的六个一工程”呢?“六个一”分别指的是“一种精神、一个目标、一个标杆、一个竞争对手、一次PK竞赛活动、一次成果发表”。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六个一”不是一年搞一次,而是要经常搞,持续搞。

    “六个一”的“一种精神”即指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写成文字稿,让干部员工背诵,让干部员工写出决心书并公开宣誓。要让干部员工拥有这种不放弃的精神,当然离不开“一个目标”,我们的精细化管理活动要做到何种程度,要让每个干部员工都心中有数,比如,通过精细化管理,我们的不良率下降多少,损失成本下降多少,这些目标要纳入到干部员工的考核机制中来。有了目标,我们还要树立“一个标杆”,通过树立标杆班组或标杆机台供企业全体干部员工观摩学习。有了标杆,我们还要激发个人标杆、部门标杆、公司标杆相互之间进行竞争与PK,掀起一股“比、学、赶、帮、超”的境教氛围。

    在标杆PK活动中,要及时对获胜的员工或部门进行表彰、鼓励,并通过各媒体宣传活动,展示获胜者的风采;我们还要及时组织召开阶段性的成果总结会,将精细化管理推行前后公司、员工的改变情况进行通告,对取得的阶段成果进行奖励与宣传,让干部员工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

    我们必须牢记,启动项目前先启动人,启动人先启动人的精神。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层次越低的问题,越容易解决,但不会触及核心。当问题是在信念或身份的层次时,解决便有挑战了,一旦解决,就是根本性解决”。《贞观政要》中有一句这样的话“治天下必先治已,治已必先治心。争天下必先争人,争人必先争心”。 当我们通过“激励的六个一工程”解决了干部员工的信念和观念问题后,信念产生动力,精细化管理就成功一大半了。

    国内的精细化专家们,在谈精细化管理时,往往只谈精细化管理的工具,不谈及人的问题,任何管理模式,如果不考虑到人的层面,最终都会以失败告终。

    精细化管理,人的意识层面和激励机制的问题解决后,当然要考虑的就是精细化管理推行的工具和方法了。

    2007年,国家电网推行“三化”(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活动,为我们中小型企业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宝贵的经验。

    所谓“三化”之一的“标准化”就是让员工将工作中的经验和工作流程、生产工艺写成文字化的操作规程,我们一起来看丰田汽车如何描述操作规程的一段话:“员工对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细化与量化以建立标准,这种标准是经过不断实践与总结出来的,是在当前条件下可实现和最优化的操作程序设计,保障在正常情况大家都能理解而不产生歧义”。

    丰田的这一句话相当经典,如果我们要深度剖析这一句话的内涵,足足可以讲上一整天,在此,我们就不详述。

    “三化”之一的“规范化”就是制定标准化的制度文件后,员工严格按标准去操作,去执行,这一条在企业内非常难以做到,制定标准容易,执行标准很难,那么,我们有好的解决办法吗?韩国三星的以下几点值得我们的企业借鉴:①.员工参与标准书的制定、修订与评审。 ②.标准作业书作为员工上岗资格考核的依据。③.标准书培训后员工必须写改善报告。④.经常开展标准改进员工提案竞赛。⑤.定期评审标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做到了标准化与规范化,“精细化”就水到渠成了。我们的中小企业在推行精细化管理活动时,如果能有效遵循“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步骤去实施,我们的精细化管理只要假以时日,就一定能夯实企业的管理基础,最终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易经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简则易知,易知则易从,易从则功成,易成则功亲”。道德经中这样说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我们做任何事情,先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并掌握其规律就容易成功。

    国内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这些年,我们的经营者和干部员工们“认识很深刻,行动很缓慢”。我们不能不切实际的喊口号,要做成精细化六西格玛(Six Sigma)样板企业,我们不能总搞一些假大空的东西来“忽悠”自己,“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从基础的标准化操作规程抓起,从基础的班组日清抓起,从激励员工参与改善抓起,脚踏实地,我们才能走得长,走得远,只有这样,我们的精细化管理才能真正的开花结果。

     
      上一篇: 如何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下一篇:企业研发人员的管理分析
     
    相关文章
     
     
    刘小明
    会员可见
    会员可见
    会员可见
     
    团队管理培训
     
    打造卓越的狼性销售团队 郭楚凡
    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 陆华龙
    高效的团队建设
    管理者的团队管理提升 覃芹
    高效率营销团队建设与管理 陈震
    卓越团队体验式训练 蔡泽雄
    团队复制精英班 钟承恩
    众志成城:团队建设与人财管 银高峰
    90后职场小鲜肉管理 陈晓璐
    《高效团队建设与管理》 蔡毅臣
    团队管理讲师
    团队管理内训
     
    团队致胜——卓越团队训练营 王哲光
    团队管理与领导艺术 马永志
    团队管理——让团队像部队一 陈恳
    组织优化与岗位分析实战训练 李玉萍
    团队领导力再造 杨楠
    8590后创新管理 李霆道
    客户经理团队能力提升专题 冯南石
    如何用数字管理你的企业和团 博文
    升级心智,熔炼团队 袁立君
    驱动力+团队激励 王浩
    团队管理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