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技能类培训内容
在西宁,职业技能在线培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确保疫情防控居家办公期间职业技能培训“不掉线”,市人社局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比如开通“西宁市市民免费在线职业技能培训平台”,这里有众多的课程资源。
这些课程涵盖多个领域,像是人工智能、家政服务、互联网营销师等,总共提供了线上134门课程、412节精品课。而且所有课程都是由各领域的知名专家授课,内容严格按照相关职业技能标准设计。像青海省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95名职工的电工专业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班,采用“线上理论学习 + 线下实际操作”的模式,理论课程通过青海汽车机械工业技术学校“网上学习平台”学习,被封控在企业内的职工在岗位上进行实际操作培训。这种模式既保证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不耽误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有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就业技能。
二、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内容
西宁的企业也很重视管理人员的培训。例如西宁某集团公司2022年度管理人员线上培训,为了全方位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专业素养,打造适应集团新阶段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职工管理人员队伍,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集团领导高度重视,人力资源部职工培训中心拟定重点培训计划,从参训人员、培训时间、培训安排、培训组织、培训要求等方面做出具体安排。
培训内容涉及管理能力提升、企业发展规划、运营数据分析、党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办公技能、服务管理及安全培训等相关业务知识。通过这样的培训,参训人员能够从不同角度体会最新的管理知识、领导理念,对企业管理的思路、观念与领导力思维方式的认识得到全面更新和提升。
三、网络营销相关培训内容
在网络营销方面,西宁有新媒体运营、短视频运营、电商运营培训课程。这类课程旨在培养学员在新媒体运营领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课程内容涵盖新媒体发展趋势、平台运营策略、内容创作与传播、社群管理、广告推广等方面。通过系统学习,学员能够掌握社交媒体管理、内容策划、数据分析等核心技能,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提升就业竞争力。培训采用案例分析、实际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员深入学习并实践这些关键内容,通过实际案例,手把手教授账号运营技巧。
四、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内容
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教育集团组织开展了“信息技术赋能新时代在线课堂教学创新”专题培训。在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变革趋势下,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是很关键的。262名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学习掌握职业教育在线教学的方法。
培训邀请到了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以及北京大学等高校的专家,采用“专题讲座 + 答疑解惑 + 问答互动 + 指导解答 + 案例分享 + 实操练习”多种形式。讲座内容与需求相符合、与教育创新相结合、与时代发展趋势相吻合、与教师期盼相契合,为教师勾勒出了技术赋能的教育教学新形态,帮助教师准确理解“技术”,智慧运用技术赋能教学。
五、应急管理培训内容
西宁市委组织部、西宁市应急管理局依托青海干部网络学院平台,联合举办西宁市“应急能力提升”专题网班。参加培训的人员为西宁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县区从事应急管理工作的人员共1699人。
培训班精心设置《城市运行风险与防控》《应急指挥部工作方法》等19门课程,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专业性和实践性。课程通过政策解读、实例介绍、经验分享等不同方式进行,通过这样的培训,各级干部的应急管理意识得到增强,统筹常态管理和应急管理、指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水平得到提高。特别是在西宁面临多次极端天气,部分地区出现次生灾害的情况下,这样的培训有效地提升了各地各部门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工作的能力。
六、校园安全管理培训内容
在校园安全管理方面,西宁市教育系统组织开展2022年秋季开学网络安全教育线上培训。邀请宁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高玉琢教授做《网络空间安全态势与对策》的讲座。讲座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缺陷、网络安全的挑战、我们身边的网络安全、国家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如何做好网络安全工作、网络安全未来发展与对策六部分内容。同时,教授以某省护网实战演习为例,讲解演习中的主要问题,指出学校网络安全防护的薄弱之处,强调提高思想意识和采用等级保护等手段做好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七、文化服务类培训内容
西宁市文化馆积极整合高质量的文化数字资源,为广大市民提供丰富的线上公共文化服务。虽然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技能培训,但也是在线培训课程的一种有益补充。通过西宁市公共文化云平台和各类新媒体平台,开展抗击疫情相关活动及防疫知识科普,丰富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拓展线上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在满足市民群众多样化、“零接触”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同时,也发挥了文艺在疫情防控中的宣传引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