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工程师的角色认知与基本要求
生产工程师是复合型人才,融合了工业工程、品质工程、产品工程与管理工程等多方面的技能,是懂管理的技术人才。他们肩负着指导、标准化、维持管理、持续改进的使命。一个合格的生产工程师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熟悉生产工艺、熟悉产品性能、熟悉产品结构。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懂得观察、分析工序能力的变化带来的结果,并迅速改善制程中存在的缺陷等。而且在多领域拥有专业知识,如懂机械、电子、化工等越多效率会越高,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沉淀和发展专业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生产。
二、生产工程师与产品相关的知识培训
1. 玩具产品相关知识(以玩具产品为例)
- 玩具产品概念
- 玩具产品的基本要求:其使用对象主要为儿童,功能是产品的灵魂和主要卖点,体现产品价值。产品的外观处理影响消费者购买欲,是产品品质的第一眼印象,对产品生存有重要影响。并且玩具产品的安全性必须严格控制,不能有伤害儿童的结构和材料。
- 玩具产品的年龄分类:一般分为0 - 18个月阶段、18 - 36个月阶段、36 - 96个月阶段、96个月以上阶段四个阶段。
2. 产品的一般知识
- 生产工程师需要熟悉产品的性能和结构,这是他们的基本要求。无论是电子零件、线路板等产品,还是其他类型的产品,工程师都要深入了解,以便在生产过程中更好地进行管理和改进。
三、生产工艺知识培训
1. 装配生产工艺知识
- 装配概念:是将啤件已经手啤移印好,各零件及外购的五金件,通过使用各种工具、夹具、机械、设备装配成一个完整成品的过程。装配过程是产品中的主要环节之一,关系到生产的产量和产品的质量。
- 生产装配工具的种类及简介:如电批等工具,生产工程师需要了解这些工具的性能、使用方法等,才能确保装配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生产流程知识
- 生产流程优化:生产工程师要学习如何分析生产流程,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这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例如,在生产管理培训课程中,生产流程优化是重要项目之一。
3. 生产设备相关知识
- 设备的准备:生产工程师应策划并订购相应的生产设备、工具及辅助用具。他们还需要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生产设备,合理使用和维护设备,以及制定设备更新计划,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寿命。
- 操作环境的策划:根据产品的特性对生产车间进行策划,如照明、温湿度、静电、防尘度等进行测试与准备。
四、生产管理知识培训
1. 生产计划与控制
- 这是生产管理的核心内容。生产计划是对生产活动的规划,包括生产的产品种类、数量、质量、时间等方面的预设定。生产控制则是对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调整,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生产工程师在培训中要学习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以及如何实施有效的生产控制,例如产品需求预测、生产计划制定、生产进度控制、生产资源分配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避免生产过剩或生产不足的问题。
2. 质量管理
- 生产质量控制是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监控和管理的过程。生产工程师要学习如何制定质量标准,如何进行质量检测。这有助于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3. 生产成本控制
- 生产工程师需要了解如何降低生产成本,例如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等方式,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为公司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4. 安全生产管理
- 在生产过程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生产工程师要学习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如在煤矿生产中,总工程师对瓦斯治理工作负技术责任,要审查瓦斯治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相关工作。在其他生产领域,也要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安全规范,防止事故发生。
五、分析手法培训
1. PE分析手法
- 包括工艺程序分析、人机作业分析、联合作业分析等。通过这些分析手法,生产工程师可以更好地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同时还会有案例分析以及关于PE手法应用的讨论,帮助工程师掌握这些分析技巧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六、人员管理与考核相关知识培训
1. 生产部的考核指标
- 生产工程师需要了解生产部的考核指标,如产量达成率、计划达成率、直接人工效率、间接人工效率、人均时产、返工率、人员的流失率等。这些指标有助于评估生产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效益,生产工程师可以根据这些指标来调整生产策略和管理方法。
2. 班组长的工作内容
- 生产工程师要了解班组长的工作内容,包括保证质量(不良品的控制)、完成产量(进度的跟踪/时产量)、目视管理(看板和5S)和劳动纪律、物料的数量追踪、员工的作业训练等。这有助于生产工程师更好地与基层管理人员协作,共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