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哪里有培训网!   [会员登录]  [讲师注册]  [机构注册] 网站首页  上海培训班  上海职业培训  上海讲师  上海培训机构  名师博客 
热门: 销售精英  微信营销  班组长  中高层
  • 营销管理
  • 人力资源
  • 生产研发
  • 采购物流
  • 财务管理
  • 战略管理
  • 领导艺术
  • 综合技能
  • 其它课程
  • 线上课程
  • 品牌管理
  • 营销策划
  • 销售技巧
  • 门店管理
  • 网络营销
  • 客户服务
  • 电话销售
  • 销售团队
  • 渠道销售
  • 国际贸易
  • 商务谈判
  • 合同管理
  • 顾问式销售
  • 大客户销售
  • 经销商管理
  • 大数据营销
  • 客户投诉
  • 新媒体营销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名师博客 > 员工关系
    为什么95/00后离职率高?那是你没做到位(上)
    讲师:杜程      浏览次数:2479
      前几天参加了一场关于“95、00后招人难,离职率高”的沙龙,了解了各行各业的用人现状,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总感觉意犹未尽,决定还是写点什么。   关于招聘难的话题,想要细聊,篇幅会非常大,这里不做展开。本篇主要聊聊离职率高的事情。   回想2000年的时候,试用期离职率10%已经算是很高的了,属于一项用人的风险了。再看今天,25%、30%都太常见了。部分行业

      前几天参加了一场关于“95、00后招人难,离职率高”的沙龙,了解了各行各业的用人现状,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总感觉意犹未尽,决定还是写点什么。

      关于招聘难的话题,想要细聊,篇幅会非常大,这里不做展开。本篇主要聊聊离职率高的事情。

      回想2000年的时候,试用期离职率10%已经算是很高的了,属于一项用人的风险了。再看今天,25%、30%都太常见了。部分行业能高达75%。这个数据是非常可怕的,也就是说,招来4个就能剩1个。而且极有可能是上午来报道4人,下午就剩1个。

      这是为什么呢?现在的孩子这么浮躁吗?

      核心原因无外乎就是两点:钱没到位、心伤了。

      钱没到位

      钱,只是统称。涵盖的方面比较多,例如:工资,绩效,车补、话费补、餐补、加班费、公积金、年金、单双休、年假、探亲假、丧葬假……如果展开了说,也会比较多。一句话说白了,就是钱给没给到位,如果钱到位,玻璃都干碎!

      这些东西一般在面试时、入职前都会谈得比较清楚,候选人但凡对哪条不满意,就可能不来了,就会导致招聘难。这个不细说。

      心伤了

      这也是一个统称。例如:有没有入职培训,有没有人管,领导的风格、工作的内容、工作的性质、办公室的氛围、同事的态度、能力提升的机会、培训的机会、升职的机会等。

      比如说:某新员工第一天来报道,领导简单安排了几句后就消失了,接下来一天没人管他,没人理他,也不知道干什么,也不知道该问谁。新员工内心顿感空唠唠的,于是还没到中午就离职了。

      关于“心伤了”,如果每个涉及到的方面都展开讲,也会占用比较多的篇幅,本篇就只从“新员工培训”这个方面重点展开讨论。因为这是新员工在招聘后、入职前的重要衔接环节,这个环节如果做的好,能够大大降低试用期的离职率。如果这个环节做的差,甚至省略了,那么,新员工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在试用期的每个时间点都可能离职。

      关于新员工入职培训,我的第一个问题是:要不要做入职培训?

      很大一部分人(特别是小公司的老板)会果断地回答:不需要!我花钱雇TA来就是创造价值的,有培训的时间,不如让TA跟着跑2个客户了,培训的事后面慢慢来……

      我非常理解大家充分榨取新员工剩余价值的理念,但是未免也有点太心急了吧?

      企业用人和搞对象非常像。第一次见面互相刚刚有好感,你第二天就想拉手,第三天就想亲嘴,第四天就拉人家去小树林?好歹也要有个建立好感的过程吧!

      怎么建立?当然是在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时候建立。从TA一进门就给TA打一个烙印。联想新员工培训的项目叫“入模子”。说白了,进到联想的人,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这个“模子”是什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员工以后的表现。

      我们招聘了来自天南海北多种背景、经历的员工,每个人的表现都不同,是不是应该有一个统一步调的环节呢?而这个环节,恰恰被很多老板/管理者给省略了。

      所以,不要再抱怨员工离职率高,是因为你压根就没做到位。

      看到这,相信会有一部分HR说:我们也做新员工培训了,离职率也没见降低啊?

      那么,我的问题是:怎么做的?做了多久?都做什么?怎么设计的?为什么这么设计?这些内容对新员工有多大影响?如何衡量你的内容有效性?

      据统计,90%以上做新员工培训的企业,培训的时长都不会超过1天。大部分是半天。主要培训的内容是:企业介绍、规章制度介绍。没了!

      试想一下,你带女朋友见家长,一进屋你爸妈就说:给你介绍一下,这边是厨房、厕所,那边是我们的卧室,以后嫁到我家,我们的房间你不能进;吃完饭要捡桌子,刷碗;周末不能睡懒觉,要出去买菜;晚上必须10点之前回家,别影响我们休息…… 如果你是这个女朋友,你还愿意嫁吗?

      同样,这样的新员工培训,会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吗?

      可能又有人说了,我们除了企业介绍、制度介绍,还有文化介绍,还有业务知识培训,还有……

      我想问一句,有关注到新员工的内心、感受吗?有专门为他们设计的环节吗?全都是站在企业角度的“要求”,只是走形式,但是没“走心”。回想一下,你为男/女朋友准备生日(特别是确立关系后的第一个生日)礼物时的心情、状态是什么样?能不能分给新员工一些呢?

      说完了课程内容,我们再来说说讲课的人。

      新员工培训的工作,大部分都是人力资源部负责,那么课程的老师,自然大部分都是培训组的员工,有些企业甚至让培训专员去讲《企业介绍》。TA自己都没经历过企业的发展,都没搞懂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事情呢,就让TA去给新员工讲,能讲出来什么?还不是照本宣科!TA照着PPT给新员工念一遍,和新员工自己看一遍PPT,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这件事的第一责任人就是老板,新员工培训是一个非常好的“洗脑”环节,让员工知道你的企业是怎么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起伏,你是怎么带着大家一起闯过来的,你对大家有什么期待,你会怎么帮助大家……多么好的拉近距离、建立归属、统一价值观的机会,老板们却以“忙、没时间”而放弃了。

      女朋友第一次到你家,公公、婆婆以“没时间”为理由,不见面。或者见面了态度不好,冷嘲热讽,你指望她嫁给你儿子?即便嫁了。会对你们百般孝顺?扯淡嘛!

      说白了,老板/管理者的格局,决定了新员工的去留。到底你把TA当成你花钱雇来的佣人,还是一起创造价值的伙伴?

      希望每个老板、管理者、HR从业者都能够一起反思、共勉!

      那么,新员工培训到底要怎么做才“走心”呢?

      如下内容并非标准答案,结合我的个人经历,给你一个参考。

      【why】

      新员工培训不是走形式、走流程,而要把它当做一项重要的工作,最好可以做成培训项目。例如:前面提到的联想的“入模子”计划,再比如:雏鹰计划、启航计划、新力量计划……把新员工当做一个特殊群体,认真地对待。

      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呢?有机构统计过,一个人离职的成本,是TA薪酬的4倍(不同行业可能会有浮动)。你花费了大量的招聘成本,好不容易把新员工招来了,不应该重视这份招聘成本的投入吗?

      【what】

      培训什么?

      大概可以划分成三类:

      1、 企业介绍类

      例如:企业介绍、企业文化、规章制度、薪酬福利制度、晋升制度、信息安全、5S……

      2、业务类

      例如:企业的业务、产品、技术、工具等

      3、综合素质类

      主要指新员工作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需要具备的核心素质、素养(特别是你所在公司要求的必备素养),例如:office软件、OA、商务礼仪、目标设定、时间管理、沟通技巧、职业生涯规划…… 这个维度比较广,建议企业结合自身情况筛选。

      很多集团化公司还会安排军训、拓展训练等内容,这里不一一介绍。

      内容设置的核心就是要让员工在正式工作之前,就能更好的了解企业、了解岗位、了解并掌握对自己的能力要求,更好的投入到后续的工作中。

      有些人可能会有疑问:你写得也无非就是这些吗,我们也做了。

      是的,内容上可能差不多。但形式的差异可能带来千差万别的结果。下面就说说形式。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how】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产物。

      80后曾经被人叫做“垮掉的一代”

      90后又被80后叫做“非主流一代”

      90后怎么称呼00后呢,据说有一种说法叫:“啃老的一代”

      我个人觉得还蛮贴切的。因为00后的孩子,父母大都是70后,一般都是各个企业的中高层或骨干中流职位,各方面条件都相对好一些,从小就给95、00后营造了一个凡尔赛的生活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获得想要的东西相对容易,生活条件比较好,零花钱也比较多(90后人均存款815元,00后1840元),所以,对于钱、危机的概念并不多。这也侧面反映了为什么00后离职率高,因为不差钱。更多关注的是“懂我”、“平等”、“表达”等内心的感受、体验。

      为了一款炫酷的装备、游戏皮肤,可以充值几千、几万元。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崇拜、认同……

      他们生在互联网、长在互联网,夸张点说,出生的时候手里就“攥着”5G手机,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数量要比我们当年丰富得多。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程度,也比以往的人群更快。

      那么,在培训内容相同的前提下,培训形式是不是可以结合他们的时代属性,进行差异化的设计呢?还是要沿用已经用了10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传统培训形式?

      · 既然他们关注“体验”、“感受”,我们是不是可以加入更多的“仪式感”的环节,充分让他们体验到“光环效应”?

      · 既然他们离不开手机,我们的培训形式,是不是能加入移动端的设计?甚至是游戏化的设计?把让人听了就讨厌的“考试”变成“做任务”、“打怪”、“通关”?

      · 是不是可以设计更多展示他们个人魅力/能力的环节,例如:PK、能力展示、晚会、快闪、短视频、大咖秀、打造网红等

      · 很多70、80后的家庭都有1-2个孩子,而95、00后的家庭更多是独生一代,即6+1的家庭构成:6个大人围绕一个孩子。他们的课业更重,很少有能互动的朋友,所以,他们才渴望现实中的朋友,以及会在网络上炫耀自己。其实,都是社交的诉求。那么,我们的培训营是不是能给他们营造一个圈子?营造一个家庭的氛围,营造一个结识更多朋友的环节?

      …… 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你想追一个女孩,是不是要搞清她喜欢吃什么、喜欢什么礼物、去哪玩、玩什么、讨厌什么、害怕什么…… 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花点心思研究下你的95、00后员工的喜好呢?建议HR们都去研究一下这个群体,去设计更贴近时代、更“懂”他们的形式和内容。(友情提醒:研究可以,不要贴标签,不要一棒子打死)

      如果真的想让他们和你一条心,认同公司、感恩公司,那是不是从公司的角度也要让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呢?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员工都想到一个好公司上班,但什么是“好”呢?怎么能够“走心”呢?不妨作为自己的一个作业吧!

      【how many】

      讲这么多内容,安排这么多花里胡哨的形式,你的培训要做多久?

      我们在电视上看过很多特种兵的电视剧,选拔环节严苛、周期长,过程中会筛掉很多不合格的人,最后剩下的都是嗷嗷叫的精英。培训亦如此。通过周期性的培训项目,一方面可以建立员工对公司的情感,另一方面也是在考察员工。新员工培训是企业对员工上岗前的最后一次考核,如果真的不行,也要提早“割肉离场”,及时止损。

      搞对象有第一次见面就领证结婚的吗?凤毛麟角,而且离婚的概率非常高。正所谓日久生情,两个人需要慢慢了解、感情需要一点点培养,更何况员工与公司呢!

      至少15年前,我所在的企业,新员工培训的周期已经做到了2周。如果加入技术类的培训,可以延展到1个月以上。一个月的时间,足够员工深刻、全方位的了解企业,同时又能培养一帮好哥们、好姐们,体验大家庭的温暖。项目毕业(即将回到部门)的时候,大家都哭得稀里哗啦的。我到现在仍然经常和一起入职的小伙伴们聚会,记得我们一起作妖的画面。

      有人说:脱岗培训一个月的代价太大了。如果新员工培训能够把离职率从75%降到50%,你还觉得代价大吗?如果降到25%呢?

      至于你的企业要做几天、安排哪些内容,因企而已,还是要考虑到企业的差异化,适合就好。

      有些企业的员工流动性较低,可能1年都招不了2、3个人,这种情况也要安排2周的培训吗?是不是大材小用了?如果新员工入职培训你不想、或者不能投入太多,那么入职之后的管理策略,就要下点功夫了。到底怎么做呢?咱们卖个关子,下篇再说。

      本篇主要介绍了新员工在招聘后、入职前的新员工培训环节的内容,下篇内容,将重点聊聊入职后的最初阶段的管理对于离职率的影响。也欢迎大家把你的看法、心得发布到留言板上,一起交流。

     
      上一篇: 如何培训公司管理人员?企业管理层培养方法
      下一篇:2025年打造执行力十大关键步骤
     
    相关文章
     
     
    杜程
    会员可见
    会员可见
    会员可见
     
    员工关系培训
     
    辞退员工面谈技巧及内部调查 罗欣
    核心人才规划与加速成长 — 范金
    人力资源合规管理与用人风险 李永超
    进阶管理:病假、三期疑难问 李永超
    跨地区用工典型案例360° 李永超
    360度“无死角”再升级— 李先生
    不胜任、违纪员工辞退中的证 李先生
    员工违纪(违规)行为处理与 郝云峰
    企业劳资法务实用指导 柳晴
    与新生代共舞—互联网时代的 刘荣
    员工关系讲师
    员工关系内训
     
    工问题与心理谘商辅导技巧 刘成熙
    叙事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 傅心鸣
    HR如何全方位有效预防和化 钟永棣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技能咨询式 吴昀桥
    得8090后者得天下 郭敏
    违规违纪怠工等问题员工管理 梁硕南
    新形势下的员工关系管理 潘玉章
    劳动法和和谐员工关系管理实 陈琦
    研发绩效管理与员工激励高级 樊辉
    企业管理和员工管理金钥匙: 崔翔
    员工关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