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枯燥乏味是不想上班的原因之一
小迪是总经理秘书,进新公司快六个月了,做的很不开心。因为秘书的大部分工作都是行政类的杂活。她有的时候一天支持同事复印就花费2个多小时。她学习能力很强,非常想换个岗位,又苦于短期内没有机会。虽然内心充满挫折,却还在准备“人力资源”专业证书的考试,为有一天可以转岗做着准备。
在巴里·施瓦茨的书《你为什么而工作》里面提到:
盖洛普做了全球“职场人士”的工作满意度调查(该项调查总共访问了遍布于189个国家的2500万名员工。最新一期的调查信息来自于142个国家的23万名全职和兼职员工)发现:“全球的职场人士中,有近90%的人认为,工作更多时候带给他们的是沮丧和挫败,而非光荣与梦想。90%的成年人将大半的生命耗费在他们不愿意从事的工作当中,待在他们并不情愿待的地方。”
巴里·施瓦茨还提到亚当·斯密着名的研究,亚当认为:人们愿意工作的唯一原因是工作所带来的报酬。只要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报酬,工作内容便无关紧要。
亚当·斯密曾经有一段着名的对于大头针工厂的描述:
一个人把金属线拉长,另一个人将它拉直,第三个人将其切断,第四个人将它削尖,第五个人将顶端切磨好跟头部相接……我曾经目睹过只雇用十位工人的这种小型生产工厂……他们一天最多能生产48,000枚大头针,但如果不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而是由一个人来完成所有工序,那么他们每个人连20枚都完成不了。
在亚当·斯密的时代,不少工厂采用这样简单重复的工作设计流水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果我们周而复始地做着同样的工作、配合有激励的薪水,真的都可以感觉满意、并可以持久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小迪的故事在每天的职场中发生,当一份工作只让人们看见枯燥乏味、而看不见价值和意义的时候,小迪就会感觉自己在浪费生命。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很多现代的工厂里,岗位设计赋予工人更多学习、轮岗的机会,也给与他们更多的自主性、休息聊天的机会来提升大家的积极性。
但是,假如我们的企业对每天的工作内容没有改变,我能否找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呢?
有人问三个建筑工人他们在做什么。其中第一个回答:我在砌一堵墙;第二个回答:我在盖一个房子;第三个回答:我正在建造一座这个城市最美的大教堂。十年以后,第一个工人还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了建筑工地的包工头;第三个工人变成了建筑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假如我可以从枯燥乏味的工作中、寻找到为其他人、为部门、为公司、甚至整个行业所做的贡献,价值感是不一样的,职业生涯也可以发展的更远、更好。
2、我为什么而工作?
我们来看看下面几个故事“我为什么而工作?”:
故事一
米兰是一家500强公司的白领,他年轻的时候为了生存,非常努力地在一家外企工作。他是非常孝敬父母的男人,总觉得必须赚钱才能让爸妈在自己这个一线城市站住脚。后来他辞职去了一家着名的民企就再也没有跳槽。他慢慢地发现一份工作能让自己以某种方式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成了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不工作总觉得缺少点什么。他也认为工作可以让自己拥有更好的生活:在周末的时候可以去风景宜人的地方打高尔夫球。工作场所复杂的人际关系,有的时候虽然令他挫败,却也让他体会百味人生。他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成长过程。
故事二
小美是一家很有名的“河狸家”App的美容师。她每天会拎着很重的箱子挤入地铁,去不同的客户家里完成订单:为她们进行按摩、美容的服务。夜里有的时候会工作到深夜,一大早客户订单来了,只要没有累趴下,她还是会接。谈到自己的工作,她的脸上泛着亮光。因为她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于是就不断地钻研学习。虽然她遭遇过很“无礼”的客户,将她下雨天关在楼下,各种不信任不让她上楼。但是大部分客户都很喜欢她。在她的眼里,看见客户一个个面容变美、身体舒服、感谢她的时候,她就很高兴。在报酬的方面,由于她一直如此努力,订单和排名都几乎是姐妹中的“第一”。虽然她没有足够的钱在上海买房子,却已经在家乡置办了新房。她的丈夫很爱她,经常在她很晚下班的时候去接她。
故事三
建军是一家企业的高管。他的公司有很多的“政治斗争”,在他这个职位的人做不了一年都会离职。只有建军,他做任何一份工作,都可以持续很多年。在行业内,他是炙手可热的人才,被猎头“挖”到这家新公司以后,他日以继夜地工作,周末加班更是家常便饭。目前他已经在这家公司工作超过了两年。很多人不明白他为何如此坚毅,而他作为一位领导者,整个的精力和热情都放在了帮助更多人成长和专业实践上。从这两个方面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和乐趣,弥补了在人际关系中的挫折和感受。
故事四
慧芳原本做着国内法院的高级职位。在很多年前“移民潮”的时代,她带着一家人来到了硅谷。为了在美国生存,她洗过盘子,目前在一家五星级酒店做着清洁打扫的工作、她的速度是这家酒店的第一名,每次都被老板表扬。这一天是她辞职、在这家酒店工作的最后一天,由于硅谷一带生活费用太高,她得搬家去另外一个更便宜的城市生活。虽然老板挽留,她去意已决。这一天她看见了一个中国女人住在这个房间,就好心地提醒她:使用酒店的杯子喝水前,一定要先好好洗一洗。原因是清洁工打扫的动作很快,一块抹布也许擦过很多“未知”的地方。她的言谈举止透着深深的遗憾、还带着原来职业生涯的典雅。很多年后她回国的时候发现,原来以为自己在美国有房有车很了不起,却发现中国的老同事都有了房子和车,而且职位节节上升,不像她只能在异国他乡做打扫的工作。说到女儿的时候她的眼睛发着光,因为她认为:自己给了孩子最好的教育,这是慧芳工作的意义和骄傲。
“我为什么而工作”呢?我低头凝视“枯燥乏味”,“枯燥乏味”就如影随形每一天;我在工作中去支持其他人、赚来的薪水可以照顾自己、爸妈、子女的生活,我就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因为“施比受有福”。在和同事的相处之中,我发现各式各样的个性,他们开阔了我的眼界,与每一个人相处有的时候的确不容易、也有失败,却促进我在困难中学习专业知识和人际交往技巧。辛苦了一个晚上回来的时候,别忘了为自己做一顿好吃的犒赏一下一天的努力!
对于为什么工作,盖洛普收集到了各式各样的回答:工作助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工作中被上级和同事欣赏和褒扬、工作中他人尊重和赞同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感觉自己所做的工作意义重大、在工作中可以结交好友。
可见我们工作场所中无意中一句“谢谢你”、“你真棒”对他人的认可,有可能是别人工作一天的动力!
原创,禁止抄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