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宁抽样检验培训内容涵盖的方面 |
讲师:管理培训 浏览次数:32 |
|
|
一、抽样检验的基础概念
定义
抽样检验就是利用抽取的样本对产品或过程进行检验。它适用的情况包括:检验对产品是破坏性的,比如对某些电子元件进行寿命测试,若全数检验则会造成大量产品报废;测量对象是流程性材料,像对石油等流体进行质量检测;希望节省单位检验费用和时间,例如在大规模生产的产品检验中,全数检验成本过高。
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的活动,其中随机性是关键特性,要使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 |
|
一、抽样检验的基础概念
- 定义
- 抽样检验就是利用抽取的样本对产品或过程进行检验。它适用的情况包括:检验对产品是破坏性的,比如对某些电子元件进行寿命测试,若全数检验则会造成大量产品报废;测量对象是流程性材料,像对石油等流体进行质量检测;希望节省单位检验费用和时间,例如在大规模生产的产品检验中,全数检验成本过高。
- 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的活动,其中随机性是关键特性,要使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即产品)都有相同机会被抽取出来组成样本。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常用抽取样本并通过样本检测所得到数据来预测总体质量状况。
- 名词术语
- 计数检验:根据给定的技术标准,将单位产品简单地分成合格品或不合格品的检验,或是统计出单位产品中不合格数的检验。例如对一批灯泡进行检验,判断灯泡是否能正常点亮,能点亮的为合格品,不能点亮的为不合格品,这就是计数检验。
- 计量检验:根据给定的技术标准,将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如重量、长度、强度等)用连续尺度测量出其具体数值并与标准对比的检验。比如对钢筋的强度进行检测,测量其实际强度数值,然后与标准强度数值进行比较。
- 单位产品:为了实施抽样检验而划分的单位体或单位量。
- 检验批:它是作为检验对象而汇集起来的一批产品,应由基本相同制造条件、一定时间内制造出来的同种单位产品构成。例如在同一生产线、同一班次生产的同型号的手机可以组成一个检验批。
- 批量:即检验批中产品的数量。
二、抽样方案相关内容
- 抽样方案的类型
- 抽样方案分为计数型抽样方案和计量型抽样方案两大类。计数型抽样方案有两种形式:(n;c)和(n; )。从批中抽取n件产品构成样本,逐个检验各个样品。其中n表示样本量,c表示合格判定数。
- 计量型抽样方案则是基于产品质量特性的具体数值进行判断的方案。
- 抽样方案的要素
- 抽多少:样本量的确定是抽样方案的重要部分。它与总体的大小、产品的特性、检验的精度要求等因素有关。例如在对大量的小型电子元件进行抽样检验时,由于总体数量大,可能会确定相对较小比例的样本量,但要保证能够准确推断总体质量情况。
- 怎么抽:涉及到抽样的方法,常见的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简单随机抽样就是从总体中随机地抽取样本,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等;分层抽样则是将总体按照某些特征分成不同的层,然后从各层中分别抽样,这种方法适用于总体内部差异较大的情况。
- 推断方法:即用对样本的检测结果来对总体进行推断。例如在计数型抽样方案中,如果样本中的不合格品数量小于等于合格判定数c,则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三、抽样检验的标准与流程
- 相关标准
- 如《GB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一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其中包含抽样检验术语和定义、接收质量限AQL、产品批的提交、接收与不接收、样本的抽取、正常、加严和放宽检验、抽样方案、接收性的判定等内容。AQL是指当一个连续系列批被提交验收抽样时,可允许的最差过程平均质量水平。
- 流程步骤
- 抽样检验的流程包括抽样、检验、推断三个主要步骤。
- 在抽样环节,要按照既定的抽样方法和样本量进行抽样。例如在对一批服装进行抽样检验时,根据规定的抽样方案,从不同的包装、不同的尺码等层次中抽取相应数量的服装样本。
- 检验环节,根据产品的特性和检验要求,采用合适的检验方法,如对服装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测量、面料成分检测等。
- 推断环节,依据检验结果对整批产品的质量状况进行判断,决定是接收还是拒收这批产品。
四、抽样方案的统计特性
- QC曲线
- QC曲线(操作特性曲线)反映了抽样方案对不同质量水平的产品批的接收概率。它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了解抽样方案的性能,例如在不同的不合格品率下,产品批被接收的概率是多少。
- 过程平均
- 过程平均是指在稳定的加工过程中,一系列批的平均质量水平。它是衡量生产过程长期质量状况的一个指标,通过对多个批的抽样检验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得到。
- 平均检出质量(AOQ)
- 平均检出质量是指在抽样检验后,对接收批和拒收批经过全检或其他处理后,产品的平均质量水平。它考虑了抽样检验的准确性以及对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等因素。
- 平均样本量(ASN)曲线
- 平均样本量曲线表示在不同的抽样方案下,平均需要抽取的样本数量。这有助于在保证检验效果的前提下,选择最经济的抽样方案,减少检验成本。
- 生产方风险和使用方风险
- 生产方风险是指当产品批的实际质量水平达到规定的合格质量水平时,抽样方案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的概率。使用方风险则是指当产品批的实际质量水平低于规定的合格质量水平时,抽样方案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的概率。在制定抽样方案时,需要平衡这两种风险,以达到既保护生产方的利益,又保障使用方的权益。
五、抽样检验的工程应用及注意事项
- 工程应用
- 在实际工程中,抽样检验被广泛应用于原材料的检验、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检验、成品的出厂检验等环节。例如在建筑工程中,对水泥、钢材等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从而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 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半成品的抽样检验,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避免不合格品的大量产生。
- 注意事项
- 在确定检验批时,要注意不同批次原材料、零件制造的产品不得归在一起,不同机械、制造方法制造的产品不得归在一起,不同时期或交替轮番制造的产品不得归在一起。例如在汽车制造中,不同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或者不同生产线生产的同一零部件不能随意混合组成一个检验批。
- 还要考虑抽样误差对结果的影响,并且采取措施减小误差。例如增加样本量、采用更科学的抽样方法等。同时,在抽样检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和流程进行操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