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判的基础认知
1. 谈判的定义与本质
谈判是谈判双方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经过反复磋商调整自身利益以求达成一致协议,是一种满足各方需求的艺术交易过程,同时具有竞争性的活动。它可说是人类自然行为的一部分,介于许多不同环境中的沟通和了解,涉及历史、法律、经济、社会科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方面。从本质上讲,谈判是双方相互洽商来寻求共同的利益,而非制造问题,也不是辩论分胜负,而是要达到双赢的局面。
2. 谈判的要点
- 着眼于共同利益:谈判需要双方共同去寻找彼此的共同利益,而不是只盯着自己的利益。
- 解决问题的态度:双方应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而不是互相制造麻烦。
- 诚意的重要性:谈判需要双方拿出真诚的心,没有诚意的谈判不如不谈。
- 倾听的意义:谈判不是靠一张利嘴,而是需要一颗带耳朵的心去倾听对方的需要和理由。
- 双赢的目标:找出双方利益最大点和最小损害点,让对手赢面子,自己赢利益。
二、成功谈判的相关因素
1. 知识与能力要求
- 心理学和行为学知识:成功的谈判者需要具备心理学和行为学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行为和心理,从而制定合适的谈判策略。
- 情商和智商:良好的情商和智商有助于在谈判中应对各种情况,包括处理人际关系、分析局势等。
- 业务知识:对自身业务的充分了解是谈判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在谈判中准确传达产品或服务的价值。
- 善于总结:在谈判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以便不断改进谈判策略。
2. 谈判的价值认识
谈判创造的价值高于销售,每得到一分钱都是净利润,所以要珍惜谈判机会,不要轻易放弃任何可以谈判、需要谈判的机会,并且要注重效率,因为时间是有限且可以用金钱来计算的。
三、谈判前的准备
1. 对谈判对象的了解
在谈判之前,充分了解对方公司的情况、市场地位、需求和期望,以及其竞争对手的情况,这些都是制定谈判策略的重要依据。
2. 对自身的了解
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要有深入的了解,包括产品特点、优势、成本和竞争对手的信息等。这有助于在谈判中准确传达产品价值,为达成协议奠定基础。
四、谈判中的具体技巧
1. 以客户为中心
- 谈判代表的核心能力:谈判代表需要具备四项核心能力,同时谈判团队也有着各自的作用及角色分配,要塑造好谈判团队的形象与气势。
- 谈判的四大进程:包括筹划、试探、开价、议价等环节。
2. 赢得客户信任
- 了解不同类型的人:理解不同类型的人,掌握如何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并且做好拜访准备清单、计划与预测清单,预估可能结果。
- 开场技巧:掌握如何应用五步开场法,在寒暄中试探对方的想法,创造有利的谈判空间和气氛。
3. 呈现价值与把握时机
- 讨价还价技巧:学会如何进行讨价还价,面对客户如何呈现产品和政策的“价值”,介绍产品给客户公司及个人带来的“价值”(如FABl)。
- 结束谈判时机:把握结束谈判的时机,切实地取得对方的承诺,适时提出备选方案,以利双方还有机会。
4. 应对客户反对意见
当遇到客户反对时,不要轻易同意顾客的反对意见,以免加强他的立场。如果顾客所提意见容易应付,就立刻拿出证明并要求对方同意;如果意见棘手,则要用可能的证据回答,再指出更有利的优点。
五、谈判中的关系处理
1. 建立信任
信任是合作的基础,真诚和倾听是建立信任的关键。谈判过程中,要保持坦诚、积极倾听对方的意见和需求,展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和重视。同时,诚信经营也是赢得对方信任的重要因素,遵守承诺、及时履行协议,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可靠性和专业性。
2. 把握节奏
谈判节奏对谈判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谈判过程中,要善于控制节奏,适时施加压力或给予对方喘息的空间。通过提问、回答和沉默等技巧,引导谈判进程。同时,密切关注对方的反应和情绪变化,以便及时调整策略,保持耐心和冷静,不要急于求成,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坚定态度。
六、谈判中的妥协与共赢
1. 善于妥协
谈判不仅是争取自身利益的过程,更是寻求双方共同利益、实现共赢的过程。在谈判中,要注重双方的利益诉求,寻求一个平衡点。妥协并非放弃利益,而是为了达成更长远的合作。通过灵活变通、调整方案和让步策略,与对方共同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2. 注重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在谈判过程中注重细节能够提升谈判的品质。
七、不同谈判类型的特点
1. 阵地式谈判
- 不理想的结果:阵地式谈判结果往往不够理想,谈判没有效率,还可能给友谊带来危险,在多方参与时更为不妙。
- 不同态度下的特点:当把对方视为对手时,目标在于胜利,对人与事采取强硬态度,不信任对方等;当把对方视为朋友时,目标在于共识,对任何事采取温和态度,信任对方等。
2. 理性谈判
- 理性谈判的特点包括把人与事分开、集中精力于利益而不是阵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