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组长的角色认知与定位
1. 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班组长虽处于企业的最基层,但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像人体的细胞一样,企业的生命力依赖于每一个班组的健康发展。一个优秀的企业离不开庞大的班组长管理队伍,他们虽然职位不高,却有着不少决策事务;权力不大,但是责任重大。例如,在银川市特色产业职工线上班组长管理技能竞赛暨培训活动中,众多企业的班组长参与其中,这体现出各企业对班组长在企业中基础管理作用的重视。
2. 从不同角度的定位
班组长的使命有着不同的定位方向。他们要么像大气层一样为团队提供稳定的环境,要么像放大镜一样聚焦能量。在角色转换方面,要从乘客的心态转变成司机,主动掌握方向。同时,要聚焦于赚钱这个结果性目标,并且不断超越期望,因为在管理工作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二、班组长应避免的错误与问题
1. 常见的错误习惯
班组长存在一些难以摆脱的老习惯,例如总是将目标置于一切之上,而忽略了实际的执行过程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同时,有些班组长有着难以克服的痼疾,过度强调态度决定一切,而在实际管理中缺乏灵活性。
2. 思维模式的局限
老化的思维模式也是问题之一,如认为技术决定速度,而忽略了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还有些看似聪明的班组长,由于过度关注细节决定成败,反而导致失败居多,因为在管理中需要平衡各种因素,而不是仅仅聚焦于某一点。
三、班组长应具备的能力
1. 计划能力
计划能力是班组长的重要能力之一。先谋而后定是基本原则,如果没有计划,就相当于计划着失败。在制定计划时,需要制定常见的政策,偶尔也需要处理具体事务。一个错误的目标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哪怕有100个人的劳动也难以挽回。目标需要遵循具体、可衡量、可接受、可行、时间限制这五大原则,同时也要遵循独立性原则。
2. 其他综合能力
除了计划能力,班组长还应具备多种能力。如领导能力、绩效把控能力、执行能力、沟通能力、激励能力、教练能力、创新能力、用人能力、问题处理能力、团队建设能力等。这些能力是作为管理者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不断提升这些能力,才能确保企业的竞争力和自己的领导力。同时,对于班组长个人而言,自我超越和提升也是拓宽职业道路的有力武器。
四、班组管理的具体内容
1. 人员管理
在班组管理中,人员管理是重要的一项。这包括对员工的日常管理,如员工的工作安排、人员培训等。例如,班组长如何做好日常工作安排、如何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培训等都是人员管理的范畴。
2. 成本管理
班构成本核实、资金流向等财的管理也是关键。班组长需要合理控制成本,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3. 生产与物资管理
生产管理涉及到对物品(主要是生产资料)的管理,如班组长生产现场管理、如何制定生产计划等。同时,要确保生产按照质、量、期、安全等要求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
4. 信息与时间管理
信息管理涵盖生产进度信息、上级下达的指标、下级反馈意见等。而时间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班组长需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五、管理能力提升培训中的其他方面
1. 质量管理相关
在培训项目中,质量管理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质量管理的目的是加强对培训质量多个环节的监督和控制,保证培训过程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实施,提升培训质量,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班组长的管理能力。这涉及到质量管理的部门、人员及其分工,质量管理的方法、指标、步骤、内容及工具,以及质量管理的报告及反馈等多个方面。
2. 课程收益相关
培训课程有着多方面的收益。例如,能让班组长正确认知管理,提升和改善现场管理技能及水平,修炼与时俱进的创新品质、善于激励的行为、培养团队的信念和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提升和改善班组管理技能及领导水平,修炼善于沟通的思维意识习惯,提升沟通协调能力等。
3. 培训方式与课程大纲
培训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公开课或内训课的形式,内训课建议2 - 3天。课程大纲包含对管理概念的讲解,如通过案例分析什么是管理、现场管理的概念等,还会介绍现场管理的科学工作法,如原因分析法(鱼骨图)、头脑风暴法、PDCA循环法、QCC等。同时,也强调班组管理需要优秀的领导者,阐述优秀班组长应具备的品质(创新)、行为(激励)、信念(培养)、心态(积极)等,以及班组长吸引追随者的七大法宝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