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巨大的伞盖覆盖了大半个中国互联网,身处其中的互联网公司被迫站队,或者战略合作、或者持股渗透、或者干脆就被并购。即便不是bat,成长起来的360、小米也会代之成为另一个巨头。多寡头市场并不一定是市场垄断,也有可能是充分竞争。重点在于由于跨行业、跨服务类型的整合,巨型互联网公司获得的用户数据不再是单一数据,而是完整的生活数据,这意味着用户在互联网巨头面前前所未有的透明。
实名制并不能带来透明,行政手段不可能让用户自觉汇报个人思想和行动,但数据可以。我们在网络上的所有行为,购物、社交、支付、个人信息、位置、情绪、亲朋、阅读、居所、工作等等所有的一切都以零散数据的形态存在于某一类的服务中,静待拼图,一旦有互联网公司能贯穿我们日常所有常用服务,那完整的用户拼图随时可以完成。
这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数据,大数据具体到个人的时候,就是一个人的全局数据。个人所有生活数据的累加就组成了一个人的全局数据。全局数据对互联网公司非常重要,这是互联网营销的基础。其中涉及用户隐私,在移动互联成为与水电一样的基础生活支撑的时候,用户隐私收集绝无法避免,也只有不断的收集用户信息,才能给用户提供更为贴心的服务。对于用户的隐私所能控制的只能是确保在没有得到用户授权的时候,所有这些用户数据不能作为它用。
对互联网公司来说数据互通和持续跟踪是优先级最高的工作,所有触及用户的服务都能沉淀数据。用户的消费也不再是一次性,用户的每一次消费在支付费用的同时,实际上表达了自己的消费偏好、消费能力、活动地点、支付习惯,也在以碎片化的方式提交了自己的性别、年龄、工作、当下需求等等。消费者通过一次次的消费在不断立体化自我的消费形象。所有这些数据如果长期跟踪、挖掘的话就能清晰的拼凑出一个完整、立体化的消费形象。一个具象、数字化、可度量的消费形象比单次消费更具商业价值。它不仅有助于商业提供更为针对性的服务;更重要的能更为准确的洞察消费者的潜在需求,知道消费者在哪个时间、哪个地点可能进行哪种类型的消费;甚至能准确预判用户需求,在用户自己都不完全确定的情况下,提供超出预期的产品和服务。所有这些更为精准的服务带来的是更高服务溢价,更高的利润率。这些实现的前提条件就是将所有手段的营销数据互通并作用户的持续跟踪。单一的碎片化用户数据的价值很小,但用户全局数据的价值将呈指数级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