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关于家族式(民营)企业的三大弊端深度解析
综述:在当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家族企业因其特有的生存特点而广泛存在。随着近20年的迅速发展,采用家族制管理方法的企业在民营企业中占据了70%-80%的普遍管理模式。即便在全球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家族企业也是最为普遍的企业形式。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纯粹的家族企业在某些行业或特定范围内的生存与成长空间有限,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充当主角。当市场变革速度加快、竞争日益激烈时,封闭式的家族管理的弊端便显现出来。
弊端之一:组织机制障碍
随着家族企业的成长,其内部会形成各类利益集团,由于复杂的感情关系,使得领导者在处理利益关系时面临更复杂的困境,甚至是两难的境地。当企业领导人的亲属和家人违反制度时,管理者很难像处理普通员工那样一视同仁,这为企业的内部管理埋下了隐患。家族式企业还存在一个普遍的特点:可以共苦但不可同甘。创业初期的激情可能掩盖所有矛盾,但面对分金银、论荣辱、排座次等挑战时,亲兄弟之间、父子之间都可能出现反目现象。
弊端之二:人力资源的限制
家族式企业似乎对外来的资源和活力产生了一种排斥作用。外来人员很难在家族式企业中享受到股权,其心态永远只是打工者,难以融入组织中。由于难以吸收外部人才,企业的更高层次发展会受到限制。正如新希望集团总裁刘永行所说,家族企业的最大弊病在于社会精英进不来。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迁,企业主的个人经验开始失效,保证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显得越发重要。
弊端之三:不科学的决策程序导致失误
决策的独断性是许多民营企业初期成功的重要保证。但随着企业的发展,这种独断的决策方式可能导致失误。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关于家族企业的演变路径和发展趋势,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基本上,大家认为家族企业的发展是沿着家庭式企业到企业家族化、家族企业化、最终到公众公司的路径演进的。从现实情况来看,全球范围内的家族型经营的发展趋势表现为所有权和经营者分离、泛家族主义管理的盛行以及家族企业进一步社会化。
经理资本家的影响力日益增大,然而家庭资本和个人资本家的作用并未消失。他们凭借巨额资本和广泛的社会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一些人,就如同大吸血鬼一样,通过掌握巨大的经济资源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影响。
不参与实际生产过程的资本家则借助手中的巨额资本从事证券投机活动,成为纯粹的食利者和寄生在社会上的寄生虫。这种现象在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背景下愈发明显。
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在美国,大公司经理资本家的收入与普通员工的差距已经从40倍扩大到了400多倍。与此全国工人的实际工资以年均0.7%的速度下降,而亿万富翁的数量却在不断上升。
面对这样的现实,即使是美国的《1999年总统报告》也不得不承认,竞争性的市场力量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造成的工资分配日益不平等,使得许多人即使努力工作也难以维持生活。目前,没有财产的家庭占40%以上,许多人负债累累,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资本主义系统性危机的酝酿和爆发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历史上,资本主义多次经历经济危机,并在上个世纪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虽然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快速发展,但其内在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加速积累。例如,20世纪末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至今仍未恢复。
资本主义系统性危机的特点在于其波及范围广。例如,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为了自身利益采取的各种转嫁危机的做法,不仅未能消除危机,反而使其进一步扩散,威胁到全球各经济体。
资本主义系统性危机的根源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密切相关。垄断资本的逐利本性一旦得不到遏制,必然导致经济供需失衡,进而引发经济链条断裂。例如,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大亨为了维持高收益,将劣质资产包装成新的金融产品,导致泡沫越来越大,危机越来越深。
我国的中小企业虽然具有倔强、奋进的精神,并逐渐向正规化、制度化、非家族化方向发展,但它们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瓶颈。其中,寿命短、长不大是最显著的问题之一。这些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其行为和观念往往仍停留在传统老套上,无法摆脱一些封建的思想观念。家族化色彩浓重、人力资源部门空设、靠身份做事、拉帮结派等现象也是中小企业管理运作中的常见弊病。希望这些企业能够借鉴改善,实现更好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