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袖与团队构成
1. 领袖的重要性。团队需要有明确的领袖,特别是在其成熟阶段,成员应共享决策权。
2. 目标一致性。群体目标需与组织保持一致,而团队中还可以产生自己的目标,形成团队特有的方向和动力。
3. 团队协作。团队的协作性是区别于群体的根本特点,团队中应形成一种齐心协力的氛围。
4. 责任分担。团队中每个成员都要对结果负责,形成共同作用、共同负责的机制。
二、技能与团队发展
1. 技能互补。团队成员的技能应相互补充,综合不同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人,形成角色互补,达到整个团队的有效组合。
2. 绩效评估。群体的绩效是每个个体绩效的叠加,而团队的结果或绩效是大家共同合作完成的产品,这也是团队存在的意义。
三、企业与团队的价值观
1. 个人与组织的目标。团队应该有一个既定的目标,为团队成员导航。没有目标,团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2. 企业文化的体现。如惠普公司的技术贡献、沃尔玛的提供平等机会、索尼的体验技术快乐等,都是企业文化的体现,也是团队成员共同追求的目标。
3. 人的核心力量。人是构成团队最核心的力量,选择适合的人是团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二、微商团队的管理策略
一、鼓励与支持
1. 鼓励学习与交流。管理者应鼓励团队成员学习、交流和分享,提供学习和成长的平台。
2. 设定工作量下限。为团队成员设定固定的工作量下限,如每天加粉的人数或与客户互动聊天的问题,以增强其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考核与讨论
1. 设置考核指标。通过设置考核指标,更好地促进销售,激励团队成员。
2. 定期讨论。定期讨论销售方法与技巧,尤其是当客户没有购买产品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疑问,然后进行解答和改进。
三、明确目标与规则
1. 明确个人与团队目标。为团队每个成员和整个团队设定明确的目标,使每个人都知道努力的方向。
2. 处理冲突的规则。制定处理冲突的规则,作为成员的行为准则,让所有成员都同意并遵守。
三、微商与传销的区别
一、微商的本质与定义
1. 微商的定义与特点。微商本质上是被神话的小卖部,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进行商品销售。
2. 货品质量与信任关系。微商的销售大多靠朋友圈的信任关系来销售商品,但货品质量的不稳定导致信任度的下降。因此货品的质量监管和市场自身的净化显得尤为重要。
二、微商与传销的区别与问题所在
1. 分销模式与价格体系。微商行业中的分销模式从扁平化的一级分销到无限加价的N级分销,容易产生价格虚高和积压在末端代理商手中的问题。这也导致了微商容易被视为传销的一种形式的问题所在。因此需正确理解微商的设定和运营模式,避免将其与传销混淆。
关于上述观点,或许有人会用反证法进行反驳。例如,阿里巴巴实现2千亿交易额耗时8年,而微商仅一年便达到了惊人的1500亿业绩。尽管这一数据真实无误,但其实际说服力却不够强。微商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所采用的长尾效应策略,特别是在庞大的朋友圈内展开销售。这一长长的销售链条为顶层创造了大批销售额。
关于构建大小卖部的问题,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但这并非仅仅依靠简单的销售技巧和粉丝积累就能实现。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推行扁平化代理是一个有效途径。众多大型企业已经在这一方向上尝试拓展,例如拍拍微店就是以京东的一级代理模式进行商品分销。就连专注于旅游的携程也在近期推出了携程微商项目,开放其产品库供更多人成为代理商。这种单层次的代理模式能够解决微商在定价方面的一些难题,而且你不需要存货,减轻了经营压力。
微商还可以通过赚取广告费来获得收益。像京东和携程这样的商家介入后,产品质量得到了更直接的保障。问题在于微商往往缺乏个性化商品的销售机会,很多时候仅仅是作为一个推广渠道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微商赚取的并非是代理费用而是广告费。这种模式在淘宝时代已经存在,那时的模式被称为淘宝客,主要是通过网络拉客的方式吸引客户,而现在则更精准地针对朋友圈进行营销。
个性化商品的销售才是微商发展的真正方向。前两个方法虽然有其可取之处,但并不能真正解决微商面临的问题。因为微商间在价格和商品上缺乏差异化竞争策略。只有销售自主创新的个性化商品才能真正在微商领域脱颖而出。微商和朋友圈成为他们快速完成原始积累的平台。
随着积累的增加,微商可以逐渐向O2O、C2C或B2C等模式转变并在成熟时在大平台登录扩展影响,这样看来,微商仅仅是一个补充和维系手段而已。关于小卖部的神话至此可以画上句号。
还有一种微商成功的途径是推销课程或者培训项目来赚取利润,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