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企业协同竞争培训课程
课程背景
30年改革开放开始进入深水区,我国企业管理实践与理论也到一全新起点。
“中国企业要国际化也要本土化,中国的国情需要中国式的管理”越来越成为共识。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竞争格局,有作为的企业家需慎重、清醒地考量其企业未来如何持续、稳健发展。
模仿不可能超越。对各种西方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拿来主义式模仿不可能实现与西方企业并驾齐驱的管理水平和效果,更不可能后来居上,至多是亦步亦随成为任其拿捏的跟班(无定价权,这也正中其下怀),且极易变为东施效颦,削足适履,进而与之差距越来越大,这已是难以否认的普遍事实!
生搬硬套、邯郸学步等鲜活成语故事背后的哲理更是给我们启发。
事实上:
日本企业的成功是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与日本人特性结合的成功。
美国企业的成功是美国企业管理模式与美国人特性结合的成功。
显然可以推理的是:
中国企业的成功必将是中国企业管理模式与中国人特性结合的成功。
基于中国人特性的中国式管理思想将使得管理中国企业如鱼得水。
课程收获
为企业管理诸多问题提供迎刃而解的根本路径;
为成为具有如下特征的企业提供系统方案:
(1)有亲和力的企业;
(2)有凝聚力的企业;
(3)有执行力的企业;
(4)有竞争力的企业;
(5)是高绩效低损耗的企业;
(6)更是能可持续经营的企业。
课程大纲
一、人生五伦:世界上人与人的关系可归为五种
二、五伦和谐则家庭和谐、企业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谐
三、企业永续经营的奥秘——五伦和谐;
企业诸多难题迎刃而解的利器——五伦和谐
因五伦和谐的企业是:
(1)有亲和力的企业
(2)有凝聚力的企业
(3)有执行力的企业
(4)有竞争力的企业
(5)是高效低耗的企业
(6)更是能可持续经营的企业
四、如何证明?(理论和案例)
管理就是“管人”
管理就是管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管理就是“管得有理”
中国人不喜欢被管而喜欢被理的奥秘(面子与脸)
五、中国人之间的关系
六、中国企业管理是交互式管理
七、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的辩证分析
调查问卷在中西方实施效果为何不同?
平衡计分卡在中西方实施效果为何不同?
(是以工具为本还是以人为本?即是按人服从于管理工具,管理工具服从于企业目标之过程;还是管理工具服从于人,人服从于企业目标之过程)
首先界定的客观前提:
引入先进管理工具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管理,而更好的管理则是为了企业更高的效率、更好效益、更能可持续发展。
相反,如果一种管理方法只是方便了管理,而管理的目的即效率、效益、可持续发展没有提升,那么该方法显然不是好方法。
生搬硬套与因地制宜,谁都知道因地制宜比生搬硬套好。
一个基本事实:
管理是通过对各种资源及其活动的整合优化来实现目标,即力图实现最大化发挥企业的财力、物力、技术、信息、品牌等的利用率,还有最大化的发挥“人”的利用率,然人和上述资源对象不同,如机器设备,通电就工作,油门加大功率增大,断电就熄火,不存在消极或罢工,而人是有主观能动性,他可在无制度规定前提下积极为公司降低损耗,也可以在遵守公司制度的前提下消极工作。
由此可知,引进先进管理方法的前提在于能得到员工的认同,才可能最大化激发员工积极性,能激发员工积极性的企业就必然是:
(1)有凝聚力的企业(因为员工认同了)
(2)有执行力的企业(因为员工认同了)
(3)有竞争力的企业(因为员工认同了)
(4)有亲和力的企业(因为员工认同了)
(5)是高效低耗的企业(因为员工认同了)
(6)更是能可持续经营的企业(因为员工认同了)
因为员工认同了,内部就没有矛盾,或矛盾很容易化解,公司上下团结一致,就容易形成最大化的合力,公司诸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八、如何拥有尽心尽力的员工?(有凝聚力、执行力、竞争力、亲和力、负责任)
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三个角色:君、亲、师。
日本经济腾飞之例, 1945年日本二战投降,因连年战争消耗及青壮年的战死,其国内一片萧条,然到1978年,其GDP迅为全球第三,其发展速度迄今世界绝无仅有。
九、如此善待员工是否为付出额外成本(即企业办社会)?
按照当前我国企业主流现状,企业当然大可不必。
但善待员工将带来远超付出成本的回报。如前所述,日本经济腾飞即日本企业之腾飞,而日本企业便是如此做的,如松下公司对员工的照顾从生到死,其结果就是员工对松下一辈子死心塌地的工作。
十、东西方企业管理的不同
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 VS 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
做事是做事,做人是做人 VS 做事即是做人,做人即是做事。
十一、对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的正确态度
因地制宜而非生搬硬套;
灵活调整而非削足适履;
扬长避短而非东施效颦。
正本清源直指核心,牢牢抓住企业管理的根本目的,避免陷入为管理而管理。
选择先进管理方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企业的高效率、高效益和永续发展,而不是单纯提高管理自身的效率(即便于管理),如此实际上已经失去实施先进管理手段的意义!
十二、上下同欲者,基业常青
用“关心”把其心关住,即便其在天涯海角,也不用担心。
通过关心,使企业上下由离心而交心,由交心而同心,即实现同心同德、同心协力实现企业的高效率、高效益和永续发展。
企业经营可以说是为了“利”,但不可以“利”为中心,因为“利”是目标,实现“利”这个目标需要过程,过程中需要公司上下的分工协作、同心协力来实现,以“利”为核心显然不可能实现同心协力、同心同德,因为有“利”大家就“图”,没“利”大家就鸟兽“散”。
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以“义”为核心,而非以“利”为核心。即便黑社会也不如此,黑社会存在是为求“利”,但其若以“利”为核心,这个黑社会也难以持续,在如伟大的秦朝,其以“利”为核心,以严刑峻法为保障,结果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孔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孟子曰:“上下交征利则国危”。
意思是以“利”为核心连国家都危险,更何况企业呢?!
《孙子兵法》云:“上下同欲者胜”。
期望基业常青的企业经营者,亦若是。
杭州企业协同竞争培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