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银行贷款风险的防范措施
为了有效防范银行贷款风险,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几个关键措施:
1. 加强准入管理:在授信环节,进行科学的总量核定,明确区分各类贷款种类,并严格遵循权限规定。在用信环节,进行深入调查、详细审查和充分审议,提出有效的限制条件和管理措施。探索建立独立的审查制度,如审查合议制度、审查咨询制度和审查监理制度等。
2. 强化预警监控:风险预警是防范信贷风险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多渠道”预警机制和创新信贷风险监测预警手段,如运用信贷管理系统、专业统计报表和各类媒体获取风险信息,构建风险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实现“零距离”预警,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监测指标体系,提高监测的真实性、时效性和准确性。
3. 调整信贷策略:在市场经营环境下,企业兴衰多变。为了有效防止信贷资产质量恶化,我们需要有前瞻性地将信贷退出作为重要策略。在客户退出上,实现三个转变:从事实风险退出向潜在风险退出转变、从被动性退出向主动性退出转变、从战术性退出向战略性退出转变。
4. 加强贷后管理:贷后管理旨在不断发现营销机会和客户风险预警信号。通过建立贷后管理考核体系,将客户检查过程、信息分析过程、预警预报过程和客户退出过程等纳入信贷工作整体考核范畴。建立差别化的风险监控制度,密切监测风险变化,做好对边缘贷款的动态跟踪和监测,及时化解潜在风险。
5. 培育合规文化:注重培育客户经理良好的职业操守,确保他们不越道德、制度和法律的界限。建立与合规文化相适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奖励那些善于发现和规避风险的员工,惩罚那些违反贷款规则、制造贷款风险的员工。
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措施
对于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预测,以达到降低风险、保证安全的目的。这包括对形成小额信贷风险的诸多因素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和造成的损害进行分析、预测和控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小额信贷机构需要建立起完备的信贷资产风险管理体系,包括有效的贷款风险防范系统、抵御贷款风险的处理系统和权责分明的贷款保障系统。其中贷款要坚持放得出、收的回、效益好、不欠息的原则。建立起贷款风险度和资产风险度的评估模型,并健全信贷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
《图钉上的博弈:决策与风险的艺术》
从游戏到图钉游戏,让我们先理解一些基本规则。在游戏中,最大的收益是60美元,正反面的概率各为50%,理论上参与者的平均收益为30美元。但在实际生活中,参与者要么得到最大收益,要么一无所获。这种游戏正是投资决策的典型代表,一种不可重复的资源分配。正如罗宾逊所说:“决策是一种可控制的行为,但事件发展和结果却不可控制。”
对于“掷”游戏,虽然期望收益为30美元,但如果参与者只花费20美元的成本,仍然有可能获得10美元的回报,这使其成为值得一赌的游戏。当投资机会从转变为杯子中的图钉时,游戏的复杂性增加了。人们对图钉的朝向概率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仍然是50%,而有些人则认为某个朝向的概率更高。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人们站成三列,每列基于不同的假设和信念做出决策。
假设图钉朝上有一个较强的偏向,比如80%的概率朝上。在这种情况下,参与者如果能够猜测正确,仍然有可能获得期望的回报。但更重要的是那些认为自己知道图钉倾向性的人,他们愿意为此付出更高的代价。比如项律师,他愿意支付信息费来确认他的猜想是否正确。购买信息并非最优决策,因为信息的真实价值取决于购买价格与期望回报之间的差额。项律师必须谨慎权衡,因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信息。当他面临购买更多信息的提议时,他选择了一个较低的价格来避免支付过高的信息费。
接下来是浙江两岸食品连锁有限公司总裁金梅央的挑战。她面临一个掷骰子的机会,可能血本无归或者获得高额回报。这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决策,她可以选择自己承担风险或者寻找合作伙伴来分散风险。她还面临购买保险和分散投资的选择,以降低风险并增加收益的稳定性。但最终决策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风险、收益和合作伙伴的意见。在这个游戏中,金梅央和她的合作伙伴高盛通过明智的决策获得了稳健的收益。
尽管项先权未能取得游戏的胜利,教授依然鼓励大家给予他热烈的掌声。因为在主观概率达到80%的情况下参与游戏,本身就是一项明智的决策。在结果产生之前,我们应该奖励那些明智的决策,只有这样,才能激励人们在合理的范围内勇敢地面对风险。
这一现象对中国企业家而言,尤为重要。通常,他们更关注结果,但结果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实际上,企业能够掌控的,是做出好的决策。中国的企业家们需要理解,决策过程中包含着风险、概率、结果等多个要素,如同一堂浓缩的课程,旨在说明以合理性与平衡性来协调风险与回报的关系。
"合伙、保险和分散是降低风险的方式。"刘晓人解释道。虽然目前国内金融服务尚未提供第三方保险,但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来降低风险,比如"对赌协议"等。
更多关于信贷风险控制的方法尚未详尽展示。值得注意的是,每个银行的部门设置虽有所不同,但某些核心部门是普遍存在的,如公司业务部、风险管理部等。高盛的合伙人制度作为投资银行界的精英管理模式,汇聚了众多优秀人才,形成了稳定高效的管理架构。即使高盛在1998年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但合伙制的精髓依然得以保留。该制度通过合理分配利益、精神激励、提升风险控制和忠诚度等方式,成为高盛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高盛的合伙人制度具有详尽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薪酬体系包括基本工资、年终红利和长期福利,强调市场竞争力和员工贡献。通过股票激励计划、捐献计划等手段激励员工,同时运用聘用协议、非竞争和保证协议来约束高管行为,保护公司利益和商业机密。这一制度使高盛能够吸引并保持优秀人才,形成追求长期价值的企业文化。尽管高盛在体制上有所变革,从合伙制转向股份公司,但在日常运营中依然保持着部分合伙制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