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混淆了销售培训和销售激励两种概念。销售培训,如果由专业人士进行,应当是有效的。现实中有三种常见的培训却往往效果不佳:
1. 电销领域的“心灵鸡汤”式培训。这种培训虽然可能提升销售人员的士气,但对销售业绩的提升并无实质性帮助。成年人应该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转化电话通话为实际收益。
2. 基于经验而非系统知识的培训。许多市场总监或销售主管虽然有一线经验,但他们的经验未必可复制。销售并非简单的任务,它需要全面的营销策略和执行力。
3. 高度不足的管理人员培训。一些总监能够找出问题,但缺乏从营销角度构建完整销售体系的视野。再好的策略如果没有良好的执行方案,也不会产生成效。销售是一个需要层层递进、洞察用户心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突击任务。
二、哪些销售人员素质无法通过培训提升?
销售人员所需的素质包括技能素质和心理素质。以下是一些无法通过培训提升的重要方面:
1. 观察与分析能力:这需要销售人员具备专业的眼光和知识,通过细心的观察发现重要信息,并进行深入分析。这种能力不仅仅是简单的技能培训,更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
2. 执行力:执行力是销售人员的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一种不达目标不罢休的精神。面对困难时,销售人员需要想尽办法达到结果,而不是寻找原因。
3. 学习能力:销售人员需要接触广泛的知识,包括营销、财务、管理等相关行业知识。在速度决定胜负的今天,没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势必会被淘汰。
4. 沟通能力:与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能找到合适的话题,是销售人员必备的能力。热情、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也是无法通通过培训提升的素质。
5. 责任心与进取心:没有强烈责任心与进取心的人,很难圆满完成销售目标。
至于哪些具体的销售人员素质无法通过培训提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一些深层次的个性特点和思维方式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和个体自身的努力才能得以改变。三、销售型企业如何开展有效的培训工作
建议如下:
一、参训人员方面:领导应带头参与,全员共同接受培训。高层领导参与企业培训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增加知识和拓宽视野,更在于这是一个增进了解、沟通交流、发现问题、凝聚团队精神的良机。这不仅体现了对企业文化的贯彻和对执行力的强化,同时也起到了鼓励和激励下属的榜样作用。除了积极参加企业的各类培训活动,高管人员还可以通过授课的方式分享经验和知识。中层领导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执行力,因此可以针对其职责范围,选择与其自身素质提升、绩效管理以及团队管理相关的课程进行深度学习,以提高其管理和领导能力。将中层领导对下属员工的培训和能力开发职责纳入绩效考核指标,并明确要求其必须参与其中。公司还可以培养部分中层领导参与内部授课,为此提供相关专业的训练,以丰富公司的培训课程。
二、课程设计方面:紧密结合核心业务和工作重点。人力资源部在培训中主要扮演管理和指导角色。针对专业技能的提升,应以行业为主线,发挥各职能部门的指导作用,解决行业或岗位的共同问题,体现公司的发展战略,并助力员工的职业发展。例如,在提升经营质量和推进专业化建设的过程中,针对工程和房地产行业,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理论及操作指导的课程安排,如招投标管理、项目管理、采购管理、现场管理、物流管理等,并组织经营者进行同业参观学习和对比分析。可以利用公司内部资源,在重要工程或工作阶段结束后召开总结会议,进行经验交流和学习。
三、培训方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除了传递信息,培训还应具有激励员工、改变行为的作用。建议各基层单位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员工参与培训。比如,可以组织部门业务研讨会,让员工分享体会、感想、方法和建议;或者定期拟定业务课题,集思广益,组织探讨交流。还可以利用公司内联网,建立业务知识讨论平台,让员工发表意见和看法,促进钻研和讨论。对于外出参加培训的员工,应鼓励其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并通过小型报告会或内联网、杂志等媒介进行传播,实现信息共享和提高。
四、结果应用:强调激励,建立相关制度。培训应成为创造生产力的手段,并激发员工内在的学习动力。建议将培训与公司的考评制度、激励制度和福利制度相结合,以维护培训通道的健康发展。例如,可以将员工参加培训的情况作为绩效考评和晋升轮岗的考核指标之一。对于表现突出的员工,可以为其提供与其职业生涯相关的培训作为奖励。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员工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和参加培训的情况,安排相关岗位轮岗锻炼。这样不仅能促使培训成为一种知识技能的学习方式,更能使其成为激励和荣誉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