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规律,一个事物的发生或变化总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按科学规律办事,这无庸置疑,但是大多数人往往忽视了这个客观规律,不能从现象延伸到本质来看问题或处理问题,甚至于在安全上出现小问题时,表现出冷漠,置之不理。认为这点问题算得了什么,从而不能统筹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正所谓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忽视了安全上的小事,往往最终由量变到质量,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酿成人间惨剧。
大家都知道木桶理论,决定木桶容量的是最短那快板,然而新木桶理论对原来说法进行延伸,决定木桶容量的并不只是短板一个因素,而与板和板之间的缝隙也有很大关系。这就让我联想到了安全工作,从安全管理角度来看,各种制度是我们管理安全的根基,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管理缝隙的黏合剂,是安全管理的灵魂。
安全管理中各种制度只能让员工被动接受安全教育和管理,成为“要我安全”的权宜之计。而安全文化则是触及员工灵魂深处的一种启迪和唤醒,使“我要安全”成为员工自觉行为的原动力。制度管理在员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具有指导与纠偏作用,立竿见影,显效快,不可或缺。但是,制度本身是人制定的,它不可能包罗万象,面面俱到,只有在有人实施、监控、检查、考核时,它才能发挥最大效能;一旦出现人员或制度监控不到的空档,安全生产难免产生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而安全文化具有潜移默化,逐渐渗透,显效慢的特点,但它却能激发员工自主意识的觉醒,让员工产生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是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强劲的安全文化是规范化的替代物,能提高员工安全行为的一致性,安全文化程度越高,员工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越高。当然,安全文化如果缺少安全管理制度支持,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难以将文化精髓转化为自觉行为。这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不可偏颇。
急功近利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的弱点。这种习性在我们抓安全生产过程中也不例外。我们习惯于对安全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的修订和完善,对安全文化的认知仅停留在搞搞安全演讲、贴标语、写格言警句的层面上。主要的原因就是安全文化建设见效慢,而安全管理措施与安全技术措施见效快,见效快的东西总是易于人们接受,反之则慢。这几年,我们物资集团的领导非常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对我们的操作现场,车间等处都设立安全警示牌匾、温馨提示语、安全警示长廊,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安全已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同时集团领导还非常重视本质安全,在安全技改、科技研发等方面进行探索,使员工的工作环境更安全。几年来,集团依靠企业文化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促进了各项生产任务的完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安全文化必将为我们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安全工作中,各种制度是我们管理安全的根基,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管理缝隙的黏合剂,是安全管理的灵魂。触及灵魂的工程是浩大复杂的,需要我们不懈努力,尽管如此,为了达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目标,我们还是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用“心”去黏合所有安全缝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