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型领导力提出的背景
在领导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存在着一些传统的观点。其中伟人论认为历史是由领导者创造的,这些领导者天生具有领袖气质,承受天命,其他人只能听从他们的命令;而大爆炸论则觉得领导者是由历史形势造就的,他们原本也是普通人,只是恰逢时运才成就一番大事业。然而,本尼斯认为这两种理论都不够理想,难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变得日益复杂。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公共服务部门还是私人企业,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纷扰和矛盾,事物变化的速度极快,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不断增多,他们的专业水平提高且具有复杂性,创意与想象力也变得极度重要。同时,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手段逐渐失去效力,不再能单纯依靠线性思维、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应付环境。例如,“公共议程论坛”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项大规模调查表明,美国的非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潜力发挥不够,投入度不足。这些现象都促使需要一种新的领导理论来适应新的环境。
二、转型领导力与管理的区别
首先要明确领导和管理是不同的概念。在中国很多语境中,领导和管理常被视为同一含义,但实际上二者有很大区别。“转型领导力之父”约翰科特指出,对于转型变革中的企业来说,取得成功的方法是75% - 80%靠领导,20% - 25%靠管理。管理的职能主要是处理复杂的事物,它依靠设定好的层级结构和规章制度,使一个组织能够完成复杂的目标。例如企业的管理有计划和预算、组织和配备人员、控制和解决问题这三个任务。而领导的职能是处理变革,是通过建立新的层级结构来完成新的目标,领导对应的任务包括设立变革的方向、和人员结盟以及激励他们。简单来说,领导力要设定企业未来前进的方向,重点是找到自己的使命和愿景,告知所有人共同的梦想,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组织形态。
三、转型领导力的内涵
本尼斯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对现实环境进行观察和分析,再加上自己的独立思考,提出了“转型领导力”的概念。转型领导力是因应变化和变革而生的。张志学在他的EMBA课上对转型式领导力十分推崇,他认为在日趋变化多端的世界中,领导力一定是应对变化的,跟管理有本质不同,管理是应对复杂性的,没有变化就不要谈领导力,领导力一定发生在变化时。他进一步解释转型的概念,就是把各具特色的思想个体,用一个目标吸引过来,把“盲流”变成目标一致的集体行动。从这个角度看,领导力最根本的定义,是“影响一群人,达到某种目标的能力和过程”。
变革型领导对于激发变革、促进创新、建立信任和在组织内培养人才至关重要。要成为有效的变革型领导者,需要具备一些特定的品质,如远见、同理心、勇气和适应能力等。这些品质有助于领导者传达他们的愿景、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关注点、承担风险和做出艰难的决定以及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总之,转型领导力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应对组织变革、创新等需求而产生的一种领导理念,它与传统的领导和管理概念有着明显的区别,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