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述
企业管理,关乎企业的生命与成长。本文将深入解析几种主要的管理方式,以助企业管理者把握管理的核心要点。
二、合拢式管理
合拢式管理强调个人与整体的和谐配合,旨在创造整体与个体的高度统一。其特点如下:
1. 韵律性:企业与个人之间达成融洽和谐的气氛,充满活力,激发人们的内驱力和自豪感。
2. 整体性与个体性并重:企业每个成员对公司产生使命感,“合拢”式管理强调的“我就是公司”的口号深入人心。
3. 自我组织性:放手让下属参与决策,实现自我管理。
4. 波动性:现代企业管理需灵活经营,在变化中求进步和革新。
5. 相辅相成:不同的看法和做法相互补充交流,使情况下的缺点变成另一种情况下的优点。
三、抽屉式管理
抽屉式管理,也称为职务分析,其特点是在每个管理人员的办公桌抽屉里都有明确的职务工作规范。企业管理工作需做到职、责、权、利相互结合,其管理步骤包括:
1. 建立由企业各部门组成的职务分析小组。
2. 正确处理企业内部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3. 层层分解总体目标,逐级落实职责权限范围。
4. 编写“职务说明”和“职务规格”,制定工作准则。
5. 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相结合,以激励员工。
四、一分钟管理法则
一分钟管理法则被许多西方企业所采纳,其内容简明扼要,包括一分钟目标、一分钟赞美及一分钟惩罚。该法则帮助企业员工明确工作目标,激发工作热情,并使做错事的人乐于接受批评,避免同样错误的发生。
五、其他现代管理方式
除了上述管理方式,现代企业管理还强调数据化、系统化、标准化及民主化。数据化使管理“科学化”,系统化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标准化实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而民主化则更重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综合应用多种管理方式
在实际管理中,不同的管理方式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融。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阶段选择适合的管理方式,并不断调整和优化以实现最佳的管理效果。例如,情化管理模式就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管理方式,它更注重员工的情感需求和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管理方式的选择与应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未来,随着商业环境的不断变化,新的管理方式将不断涌现。企业管理者需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和探索,以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员工的全面发展。关于企业管理模式之探究
亲情管理模式依托于家族血缘关系的重要功能——内聚性,致力于实现企业的管理与掌控。从历史的角度看,这种以亲情为纽带的管理模式在创业初期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企业成长为大型企业时,这种模式的问题便逐渐显现。因为其内聚性功能会逐渐转化为内耗功能,使得管理模式显得不再适用。这种管理模式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国信用体制及法律体制的尚待完善,使得人们倾向于采用亲情化的管理方式。
友情管理模式在企业初创阶段同样具有积极意义。在资金匮乏的时期,朋友间的友情能为企业带来强大的凝聚力。但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尤其是利润增长后,友情的淡漠可能会导致企业面临挑战。曾经的“万通”企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五位创始人最初采用友情管理模式,但随利润增长开始出现摩擦,最终不得不放弃这种模式。
而温情管理模式则强调管理中的人性内在作用,主张在企业管理中注重人情味。虽然强调人情味有其合理性,但不能将其作为最主要的管理制度。过度强调人情味不仅不利于企业发展,还可能导致企业失控甚至破产。在温情管理模式中,管理者应明确,温情不能替代利益关系的界定,管理者需明确界定利益关系,不能心慈手软。
随机化管理模式则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民营企业的独裁式管理,另一种是国有企业中的过度行政干预。这两种形式都可能导致企业管理随意化,从而给企业带来风险。企业需要寻求一种更为稳定的管理模式。
相较之下,制度化管理模式更为稳妥。这种模式是基于已确定的、大家认可的契约性规则来推动企业管理。这种模式强调责权利的对称性。尽管制度化管理有时显得“残酷”,但适当地结合其他管理模式的有用因素,如亲情、友情和温情,可以形成一种混合性的企业管理模式。这样的模式既保证了管理的稳定性,又注入了人性化的元素,可能更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
中国企业在选择管理模式时,往往倾向于综合各种模式的优点,形成一种混合性的、更为完善的管理模式。这恐怕是近十几年来中国企业在管理模式选择方面所达成的共识性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