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的领导力的内涵与重要性
党的领导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主要包括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高效执行力等各种领导能力。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中,党的领导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从历史角度看,党的领导是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走过了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建设时期,克服重重困难,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后,推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使中国走向世界舞台。这一系列的成就都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而党的领导力也在这些伟大的实践中不断得到锻造和强化。
在新发展阶段,党的领导力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伟大的历史创举,这一过程面临诸多复杂的任务和挑战,如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公平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各项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例如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党的全面领导整合了各方资源,协调各级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广大民众的力量,从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扶贫项目的规划与实施,从贫困群众的教育、医疗保障到思想观念的转变,无处不在的党的领导彰显了其对于提高党的领导力的基础性意义。
二、新发展阶段对党的领导力的新要求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转变意味着党在当前所面临的具体任务发生了变化。党要领导全国人民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创造美好生活、实现民族复兴、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世界谋大同。这与之前的任务相比,是推动国家发展从量的积累向质的巨大转变,对党的领导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时代发展的需求
在新时代,我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加速开展,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这就要求党在领导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还要有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在从严治党方面,要不断提高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从而提升党的领导力。例如,在应对网络空间的治理时,党需要提高网络治理能力,引导网络舆论,增强在网络空间的政治领导力。
三、扩大党的领导力的路径
(一)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中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首先要坚定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教育。通过学习,使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党的政治理想和政治追求,增强政治认同感。各级党组织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活动,如专题讲座、读书班等。其次,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如“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党员干部在民主生活会上要坦诚地交流思想,查找自身存在的政治问题并加以整改。
(二)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中提升思想引领力
思想引领力是党的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创新,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理论成果都是党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需求进行创新的结果。在新的发展阶段,党要继续推进理论创新,深入研究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现象,为中国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从而提升思想引领力。
(三)在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增强群众组织力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群众组织力关系到党的根基。要增强群众组织力,就要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过程中,党要积极组织群众参与到各项事业建设中来。例如,在社区建设中,党组织可以引导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整治、文化活动开展等,通过这些活动增强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提高党的群众组织力。
(四)在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中提升社会号召力
伟大梦想是激励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要通过展示自身的理想信念、使命担当,提升社会号召力。在面对全球性挑战时,如气候变化、公共卫生事件等,中国共产党积极发挥作用,倡导国际合作,展现大国担当,这不仅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也增强了党在国内的社会号召力。
(五)在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中提升执行力
执政本领是党实现领导力的重要保障。党要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在政策执行方面,要确保各项政策能够准确、高效地贯彻落实。这就需要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包括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等。例如,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党员干部要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协调各方资源,有效地执行应对措施。
总之,在新发展阶段扩大党的领导力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多种路径不断提升党的领导力,党将更有信心和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