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哪里有培训网!   [会员登录]  [讲师注册]  [机构注册] 网站首页  上海培训班  上海职业培训  上海讲师  上海培训机构  名师博客 
热门: 销售精英  微信营销  班组长  中高层
  • 营销管理
  • 人力资源
  • 生产研发
  • 采购物流
  • 财务管理
  • 战略管理
  • 领导艺术
  • 综合技能
  • 其它课程
  • 线上课程
  • 品牌管理
  • 营销策划
  • 销售技巧
  • 门店管理
  • 网络营销
  • 客户服务
  • 电话销售
  • 销售团队
  • 渠道销售
  • 国际贸易
  • 商务谈判
  • 合同管理
  • 顾问式销售
  • 大客户销售
  • 经销商管理
  • 大数据营销
  • 客户投诉
  • 新媒体营销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名师博客 > 销售技巧
    消费者明知道贵,为什么还会买?【消费者本能三篇之一】
    讲师:黄润霖      浏览次数:2375
    有一个烂大街的试验,说出来都知道: 同样的商品,隐去包装,分别标价高中低(如100元、50元、20元),让被试者选择购买三件商品中的一样,被测的结果是,最多数的消费者选择购买中档标价的商品。很显然,这个试验是要告诉我们,消费者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最后做决定购买到比较贵的商品,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反过来看,如果信息充分,消费者是不是一定就不买贵的? 举三个身边常见的例子:

    有一个烂大街的试验,说出来都知道:

    同样的商品,隐去包装,分别标价高中低(如100元、50元、20元),让被试者选择购买三件商品中的一样,被测的结果是,最多数的消费者选择购买中档标价的商品。很显然,这个试验是要告诉我们,消费者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最后做决定购买到比较贵的商品,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反过来看,如果信息充分,消费者是不是一定就不买贵的?

    举三个身边常见的例子:

    一份香干炒肉,自己买材料,顶天了不会超过10块钱;在餐馆,收你一份30元很正常。这个账,是人就算得过来,但为什么下馆子的人还是很多,在家做饭的人还是很少?消费者明知道贵,为什么还是会买?

    一张床单,扯块布不过几十块钱,去床上用品专卖店买副床单,少则过百,多则几千。况且,一块布的实际成本几何,应该绝大多数家庭主妇都算得出来,从使用者的物理感受来说,几百、几千的床单和几十块钱的床单,很难说会有几十、几百倍的差别。但是今天,自己扯布做床单的人越来越少,去卖场买床单的人越来越多。消费者明知道贵,为什么还是会买?

    一个包包,在广州天马市场几十块钱,而一个LV的包包要上万块钱,即使采用同等的材料,价格差也不至于过千倍。这个账,人人都算得过来,为什么买奢侈品的人,还是趋之若鹜?消费者明知道贵,为什么还是会买?

    ……

    问到这个问题,也许是个傻问题。因为有很多人可以不加思考地脱口而出:“因为我们方便啊!”、“因为我们的东西好,贵得有理由!”、“因为贵的东西是阶级和身份的象征!”

    但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不是你的产品材料是不是“精工制作,匠心独运”,抑或是奢侈品的品牌溢价问题,而是要探讨,消费者这种“明知道贵,还会去买”的消费习惯是怎样养成的?

    我曾经说过一个很荒谬的观点:作为碳酸饮料的可乐,现在的销售量是江河日下,如果不考虑成本同时要增加销量,只需在每一个消费者家门口安装一台自动售货机,定价还可以略高于主流卖场,消费者的消费量一定要远远大于现在的消费水平。330ml的罐装可乐,超市2.5元,自动售货机3元,消费者明知道价格高,就近购买的可能性仍然更大。有人说是因为方便,问题的关键是,消费者为什么愿意为这种方便付出更高成本?比如说,如果你在每个消费者门口建一家建材店,方便可能并没有什么卵用!

    再比如说,你花了2000大洋买了台豆浆机,头天晚上提前把黄豆泡好,第二天早起花个十分钟,打一杯既健康又营养的豆浆,喝完后收拾碗碟、清洗豆浆机,然后再去上班。按这样的程序,你能坚持一个星期,就算是注重健康的精英人士了。一个星期后,你还是愿意在上班路上买一杯5元钱的永和豆浆,即使你知道5元钱的黄豆可以供你一个星期的豆浆量,你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买现货,而不是自己现磨。即使你已经花了2000多元钱买了台豆浆机。有人说是永和豆浆专业制造,良心品质,口感比现磨的要好,那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能力有限,让更有专业能力的人治理国家,社会才更有希望,但是一旦面临黄袍加身的诱惑时,他为什么不提人家是“专业制造,良心品质”了?

    再比如,买条爱马仕的皮带过万,在街头买根“不吹牛皮的牛皮带”10个大洋,如果不是那个大大的“H”,又有谁会知道扎在土豪身上的那根皮带,有一个叫“爱马仕”的名字?有人说,奢侈品是身份和阶级的象征,我不否认。我想探讨的是,这种用物质外化的方式展现身份和阶级的差别,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习得的?

    要回答这三个问题,有必要追根溯源地看看,人为什么会有这种自相矛盾的反应?

    农耕社会以前,人类过的是迁徙式的生活。而每次短暂居住,都会选择靠近水源的地域安营扎寨。而这种选择的最主要原因是,水是生命之源,有水才能生存,有水才能在附近伏击猎物。食物的获取,采用就近选择的方式,是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策略。而建房安家,则需要舍近求远反复比较不同树木材料,找到最合适的材料才会大兴土木。这也是千万年来,人类遗传基因里经过千挑万选保留下来的基因信息,而这些信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消费者本能性选择。这也就是,为什么可口可乐装一台自动售货机会增加销量,而建一家建材店并没有什么卵用的原因。

    所以,食品类商品提供便利性,能够直接增加销量,甚至提高价格;但是非食品类商品提供便利性,只是增加了备选项,功能类似于广告,而且对价格不能提供直接帮助。

    从群居生活开始,人类在协作方面,就保持了分工的趋势。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由于个体能力的不足,采集、捕鱼、狩猎,都需要团队分工协作,个体不可能全部打包搞定,以至于原始农业和家禽饲养的兴起,妇女在氏族社会的地位一度非常高。人类如果不认可社会分工,就很难在那样复杂的自然环境下生存下来。我们愿意选择更贵的商品消费,而不是退到自给自足,从骨子里来说,就是我们对社会分工的认可,承认个体不可能在无分工的状态下生存,选择更贵的消费,是对社会分工自然顺从的结果。

    通过交易,而不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满足消费,是当今消费趋势的必然,即使交易不具备成本优势。现在所提倡的很多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无非是为新品推广打的噱头,这种产品范围有较大局限,同时这种销售也不具有可持续性,比如说豆浆机这个产品。所以,交易是趋势,自给自足是逆潮流,卖豆浆的千万别怕豆浆机抢了你的生意,卖牛奶的也别怕人人家里养头奶牛成为农场主。

    至于人在什么时候开始通过买奢侈品来进行炫耀性消费,在动物界可以看到大量这样的例子。雄性的狮子、孔雀,鬃毛和尾巴本身不具备任何实用性的功能,仅仅是吸引异性的辅助工具,但是就是这样和阑尾差不多的部件,狮子和孔雀却视为神器,无外乎就是用潜台词告诉大家:你们看,老子连这么没用的东西都能养得起,你看老子的实力有多牛逼!

    卖奢侈品的,本来就是在卖一堆没用的东西,所以不用把消费者当上帝。因为你的商品才是上帝的光环,消费者是希望通过买你的商品成为上帝,“不买对的,只买贵的”这才是土豪的心声。

     
      上一篇: 猎场中体现出的领导力规则全解析
      下一篇:猎聘网领导力测试的内涵意义与测试内容
     
    相关文章
     
     
    黄润霖
    会员可见
    会员可见
    会员可见
     
    销售技巧培训
     
    供应、生产、销售一体化 蔡老师
    《成交高手之建立关系与准客 林益帆
    销售实战技能提升训练营 孙巍
    SSS销售成功的奥秘 罗老师
    行动销售 芮老师
    服务赢销的关键时刻 孙媛
    如何快速提升营销人员表达力 曹茜
    狼性销售精英训练营 梁辉
    区域市场销售增量实战培训班 魏庆
    智夺大客户 王建伟
    销售技巧讲师
    销售技巧内训
     
    《客户沟通与谈判实战策略》 江猛
    销售谈判技巧 木易
    巅峰销售心态与顾问式销售技 陈宇
    《客户经理全流程销售技巧》 陈元方
    一线业务员销售技巧提升训练 钟锐
    店面销售业绩倍增实战 魏承承
    高效的商务呈现与谈话技巧 曹茜
    催眠式销售 李国群
    销售经理管理素养提升 程浩然
    地产狼性销售落地系统 郑骁
    销售技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