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哪里有培训网!   [会员登录]  [讲师注册]  [机构注册] 网站首页  上海培训班  上海职业培训  上海讲师  上海培训机构  名师博客 
热门: 销售精英  微信营销  班组长  中高层
  • 营销管理
  • 人力资源
  • 生产研发
  • 采购物流
  • 财务管理
  • 战略管理
  • 领导艺术
  • 综合技能
  • 其它课程
  • 线上课程
  • 品牌管理
  • 营销策划
  • 销售技巧
  • 门店管理
  • 网络营销
  • 客户服务
  • 电话销售
  • 销售团队
  • 渠道销售
  • 国际贸易
  • 商务谈判
  • 合同管理
  • 顾问式销售
  • 大客户销售
  • 经销商管理
  • 大数据营销
  • 客户投诉
  • 新媒体营销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名师博客 > 销售技巧
    电商:总在杀价榨上游,怎么推动营销升级?
    讲师:刘秀光      浏览次数:2319
    电商是疯狂而不是疯长   春节过后,电商们的价格战就已陆续显现,时至年中,京东、苏宁易购、国美网上商城、亚马逊、天猫、当当、易迅七大电商巨头悉数参战。业内统计,上述7家电商总计投入约70亿元,用于降价促销招揽用户。   烽火6月之后,8月京东挑旗,再掀家电战局,几乎家电行业所有电商和线下连锁体系均加入了战争。   线下实体零售企业们早已以各种名义加大促销优惠力度,网上

    电商是疯狂而不是疯长

      春节过后,电商们的价格战就已陆续显现,时至年中,京东、苏宁易购、国美网上商城、亚马逊、天猫、当当、易迅七大电商巨头悉数参战。业内统计,上述7家电商总计投入约70亿元,用于降价促销招揽用户。
      烽火6月之后,8月京东挑旗,再掀家电战局,几乎家电行业所有电商和线下连锁体系均加入了战争。
      线下实体零售企业们早已以各种名义加大促销优惠力度,网上电商们一方面要千方百计抢占实体零售市场的生意,对实体零售企业“拦路抢劫”;另一方面更要抢网购市场的份额,相互间“大打出手”。这种行为的必然结果是,它们一起对制造业,即供应商大打出手。
      而本来已经入不敷出、生不如死的制造业,面对层出不穷的价格战,一方面生存环境无疑将更加恶劣,另一方面,过低价格也使厂商在生产时降低水准。
      电商口口声声要维护消费者利益,而结果是十分明显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今年以来持续的价格大战中,消费者利益受损事件有增多迹象。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电子商务投诉呈上升趋势,其中1月投诉为8240起,2月投诉为11380起,3月投诉为13920起。
      电商之间的价格战,一方面给了电商平台进一步压榨上游供应商价格的砝码;另一方面,电商价格战也在一定程度上搅乱了实体市场的价格体系,让上游供应商面临定价体系重调的风险。
      电商发展了多年,但是还没有电商依靠规模化低毛利而盈利的成功案例。低毛利、低价,让低价的帽子把电商牢牢扣死,当人们提起电商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便是便宜,这有吸流效果。但被扣上低价的帽子之后,再往中高端方向前进,则困难重重,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
      电商要发展,诚信、服务、品质和优秀的客户体验才是根本。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消费者确实都在关注价格,而一味的低价只会错误引导消费者的线上购物习惯。而消费者不是傻子,丢失服务和品质的电商一定是损人不利己,把制造业逼上死路,电商自己也一定无路可走。
      迄今为止,电商也只是手段先进,并不代表中国商业领域最先进的生产力。它们的行为是疯狂而非进取精神、创新精神。一个相互间大打出手、不关心产业链利益和行业自身长远利益的“行业”,是不可能成就一个行业的。如果说这个行业能够最终成就一个行业,那么,目前的弄潮者,一定是“先烈”。
      价格战虽然实用但已经不合时宜
      从平台电商开始崛起之日,几乎就完全复制了中国企业最基本的“营销方式”:价格战、促销战、口水仗、文案赛、网络大字报PK,将消费者棋子化。
      一直以来,中国有两个产品体系,一个是“代工”的产品体系,产品符合西方主流品质标准和价值标准;另一个是“内销”产品体系,产品满足国内主流品质标准和价值标准。
      “价格到底,品质到底线。”中国各行业的产业集中过程中,最后胜利者的主流产品基本如此。
      “价格战”曾经广受质疑,我们一直认为是中国产业集中过程中的必然,“价格到底”有助于完成一个行业在中国的快速“启蒙”,让收入普遍不高的中国消费者能够“买得起”。同时,“价格到底”也是行业整合最有力的武器,它的基本作用就是让那些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消失。
      当然,“价格到底”的结局,必须伴随着“品质到底线”即品质已经到了国家标准和消费者能够承受的底线。
      现在电商在中国大众产品价格、品质“双低”的前提下,再次故技重施,掀起更加猛烈的价格战,而且把中国整个渠道体系、制造体系和对性价比特别敏感的大众消费者全部裹挟其中。
      然而,中国的消费者已经变了:
      中国消费者已经经历了几乎所有行业的全面“启蒙”和多轮消费升级;
      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并得到相对充分的释放;
      中国消费者的“品位”和“鉴识能力”,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并且开始挑剔。
      中国多数行业进入了饱和状态,消费数量增长缓慢甚至下降。那些曾经习以为常的“爆发式”“井喷”等词汇,正在与中国营销告别。
      从发展空间看,中国企业必须找到新的增长空间,否则,只能徘徊。
      上述现象说明,中国营销已经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
      电商们用过去的方式显然是无法应对新的市场环境的,充其量也无非是最后的疯狂。
      电商只有海盗式营销,没有新价值创造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近日在“2014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高峰会”上,除了表达自己看好中国经济外,也用大量时间对电商进行了激烈抨击。
      宗庆后表示,电商在享受税收减免政策的同时,却冲击着国内市场,这对国内经济发展有害无利,政府应加强监管,同时取消对其的优惠政策。“网店搞乱了既有的价格体系,致使企业产品卖不出去、利润大幅下降,一些企业甚至只能关门歇业,这进一步造成了更多人失业”。
      宗庆后的观点在网上受到众多指责,但对电商们来说,却不失为金玉良言。
      第一,电商如何摆脱海盗式营销。
      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权力一定会逐步从制造业向商业、向消费者转移。
      毫无疑问,商超的崛起,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转移。但这次转移却形成了很不好的示范。
      中国经销商,尽管他们出身草根,但却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可以认为,没有他们的努力,就没有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个体户出身的他们,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一点也不亚于中国制造业。十几年前诞生的一批新经销商群体,对中国制造业的最终崛起,做出了卓越贡献。
      但由于他们素质方面的原因,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为历史,成为中国商业发展过程中的匆匆过客。
      而商超的崛起,是从对制造业和经销商的双重盘剥开始的。商超的崛起,从一始终就具有“圈地运动”的色彩。大家知道,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从“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开始的,而中国的商业革命也具有这种属性。
      中国的商超还同时具有“劫贫济富”的色彩。杀的是中小企业,济的是强大品牌和知名企业。它们拿跨国公司没有办法,就一味盘剥中国企业,中国企业中的行业龙头企业几乎也无一幸免。如果不是商超的迅速崛起,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一定会更低。
      在电商面前,中国的制造业更加弱势。可以说,电商们是挟消费者以令厂商。跨国公司、中国的行业龙头企业尽管也面临着电商的强大压力,但有应对实力,而弱势的中小企业则几乎没有什么应对能力,只能任由电商宰割。这种充满血腥的商业行为是孕育不出优秀企业和强大企业的。
      第二,如何成为新价值的创造者,而非价值的掠夺者。
      营销的本质是在满足商业伙伴利益基础之上实现自身利益。目前的电商如果继续疯狂下去,造成的将是多输的局面,包括电商自身。
      电商目前提供的不是市场而是“刑场”,是赌场。电商之间在赌,对厂商则是刑场。
      不必否认,电商平台是渠道升级的一种很好的选择。在这里,厂商们能够更好、更便捷地服务消费者。问题在于,这并非电商的真正选择。
      电商把这里变成了相互间博弈的场所。它们考虑的不是如何让厂商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也不是让消费者如何在这里找到更好的服务。它们考虑的仅仅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圈占市场,如何最大限度地跑马圈地。
      换句话说,我并不认为今天的电商们在营销上比谁更高明,无非是它们非常幸运地选择了这个行业。因此,它们必须顺应这种先进,更好地修炼自己,更好地服务于市场,而不是以此为工具低水平却又残酷地推崇丛林规则。
      宗庆后希望通过政府行为规范电商们,我认为这并不可取,我们应该把希望寄托于电商中出现真正具有远见的企业家。
      这些企业家大致应该具有下列特质:
      1.洞察消费者需求,并围绕这些需求去引导网上营销,去制定自身的发展战略。
      2.为厂商们提供活路和出路。
      最低限度,应该给厂商们活路;最高境界是通过引导给它们出路,并由此形成自己强大的后台支持。
      3.打造拥有自己独特经营理念、经营文化、经营特色的社区化平台。
      在此基础上,塑造一种社区化生活方式,并以服务这种生活方式为己任。达到这种境界,平台电商们将成为一个超级企业。
      小米通过自身努力完成了这种尝试,一个拥有更多供应者和顾客的平台电商具有更广阔的战略空间。
      4.不是坐在电脑面前算计,而是在洞察消费者的前提下,走近厂商,更好地服务于厂商,更好地引导厂商,通过让其更具竞争力,从而优化自己的供应商,优化对消费者的服务。
      5.中国制造业最重要的任务是升级,是创新,只有顺应这个大势,服务于这个大势,电商才前途无量。
      电商们用过去的方式显然是无法应对新的市场环境的,充其量也无非是最后的疯狂。
      电商目前提供的不是市场而是“刑场”,是赌场。电商之间在赌,对厂商则是刑场。
     
      上一篇: 领导力测试中的逻辑思维题目剖析
      下一篇:领导力测试分数的意义与解读
     
    相关文章
     
     
    刘秀光
    会员可见
    会员可见
    会员可见
     
    销售技巧培训
     
    供应、生产、销售一体化 蔡老师
    《成交高手之建立关系与准客 林益帆
    销售实战技能提升训练营 孙巍
    SSS销售成功的奥秘 罗老师
    行动销售 芮老师
    服务赢销的关键时刻 孙媛
    如何快速提升营销人员表达力 曹茜
    狼性销售精英训练营 梁辉
    区域市场销售增量实战培训班 魏庆
    智夺大客户 王建伟
    销售技巧讲师
    销售技巧内训
     
    《客户沟通与谈判实战策略》 江猛
    销售谈判技巧 木易
    巅峰销售心态与顾问式销售技 陈宇
    《客户经理全流程销售技巧》 陈元方
    一线业务员销售技巧提升训练 钟锐
    店面销售业绩倍增实战 魏承承
    高效的商务呈现与谈话技巧 曹茜
    催眠式销售 李国群
    销售经理管理素养提升 程浩然
    地产狼性销售落地系统 郑骁
    销售技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