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怎么搞?这一本书都说不清,我给大家浓缩成三个词,六个字。大家记住就可以,在无论是各行各业哪个层面上面搞文化建设,都离不开这三个词,六个字。
第一故事就是讲自己的经典的故事。海尔公司的质量文化来自于张瑞敏怒砸冰箱。华为公司的企业文化来自于任正非掉着眼泪写了一篇文章我的父亲母亲。这叫故事,一个团队要有自己的经典的代表性的故事。这些文化的小故事里边包含着很多思想和理念,能够凝聚人心,不是讲别人的故事,是讲咱们自己的故事。我们建议大家每年给自己团队总结一两个走心的、动感情的、有代表性、有特色的小故事。把这个故事在年会上传播出去,咱今年的文化就有了。第一是故事。
第二是仪式。端午节我们吃粽子,中秋节我们吃月饼,过年放鞭炮咱们熬个夜早晨煮饺子吃,围着一桌子吃个团圆饭。每一个节日里边儿都有一个基本仪式,通过仪式启动心理能量,大家会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事儿,小孩儿过个生日就长个本事,他为什么呢?因为过生日唱生日歌,吃蛋糕,大家团聚仪式这个仪式启动了,他的心理能量。我们年初总结会,半年动员会,大概四季都大会年底工作会,早晨有晨会,晚上我们要稍微回顾一下,每天都有固定的仪式,并不是我们虚荣,也不是我们繁琐。因为仪式才能启动心理能量,大家生活也是这样,要做一个有仪式感的人。关于仪式感的有这么一个研究。两口子不做饭,点外卖,问点回来外卖是就着塑料袋儿吃,还是搁到盘子里摆桌子上,像模像样的吃。要不要点蜡烛烛光晚餐。告诉大家,如果在家里吃外卖,专家的建议是,不要就着塑料袋和一次性餐盒吃,把那东西掏出来,摆个盘,点个烛光晚餐,这样。吃的满意度更高,饭菜的口感质量更好。因为仪式启动了你的心理能量,你才会觉得这个外卖很好吃。如果真的点个外卖,就着塑料袋吃,你感觉自己吃的是低档的东西,你心里能量没有启动,山珍海味也吃不香。为什么童年的那一顿团圆饭,那一顿饺子,你印象就特别深,并不是这个饭有多好吃,而是因为仪式启动了心理能量。所以我们要做有仪式感的领导,要带有仪式感的团队。第一是故事。第二仪式。
第三也特别重要。第三是人士,就是我们身边要有一些榜样人士。数一两个标杆。每年我们在团队都是都数一两个标杆。想起中国人民解放军,你就想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雷锋,就那么一两个人,三四个人。但是他代表了我们整个团队的卓越精神,昂扬斗志、高超的战斗力,这就叫人士,榜样人士、先进人士,榜样力量是无穷的。现在心理学领域当中,人本主义大师班杜拉通过持续研究就发现不要提要求,不要下命令,这样效果都不好。找一个人让他做榜样、示范、做标杆。他做到了,周围的人紧跟着就能做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提要求下命令效果是有限的,教育孩子也是这样,你与其要他读书学习好好努力,你不如做给他看。如果你每天读书学习,好好努力,你认真练字,天天写日记,在三个月的尺度上,你的孩子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我们很多家长的原则就是给孩子提好多要求,对自己反正我就这样了,希望都在你的身上。那孩子说行,将来我有个孩子希望在他身上,我就这样了。你得做一个榜样示范示范,要想当老师先要做示范,领导领导你要领先才能引导大家。所以第三个是人士。就是榜样人士的寻找。榜样人士的传播,榜样人士的带动。其实文化建设有这三个词就够了。故事仪式人士。把这三个词抓住了,我们再进行一点多样化的传播策略。咱们的团队文化就搞得红红火火。很多人以为文化建设是搞一台节目,搞一台晚会。文化不是娱乐节目,文化是心灵触动。你光搞娱乐是没有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