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奖不如不奖,小罚不如不罚。很多人都认为让别人做事情就应该给钱,不管多少,有总比没有好,其实不然。要激励他人积极的做事情,除非要给予他做这件事情,相匹配的外在激励,否则小的外在激励还不如没有的效果好。因为小的外在激励反而会抹杀掉他内在的动力。一个老人住在乡下,怡然自得,结果就有一群孩子特别喜欢到这里来打闹,弄得老人就很生气了,但训斥又赶不走,于是老人就想了个办法,就跟孩子们说,我很喜欢你们到这里来给我解闷,我决定要给你们每个人奖励1美元,孩子一听特别开心,于是第二天又来了更多的人,于是老人就说,我拿不出太多的钱,今天只能够给50美分,到了第三天,就只给每个孩子十美分。这个时候这帮孩子们就不干了,他说我们再也不来了。这个故事说明每个人做事情往往是心理的内在动力来推动的,一旦一件事情掺杂了经济利益,就很难回到做这件事情的初衷了。
所以要激励他人做事情,除非给予和这件事情相匹配的物质激励。如果给的物质激励不大,甚至还一点一点的拿掉,那还不如不给。同样小罚不如不罚。如果是想用惩罚来避免某些事情的发生,那么小的惩罚还不如没有惩罚。剑桥大学有两位经济学家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在瑞士有个幼儿园就明确规定,家长必须在下午四点之前把孩子接走。但总有那么一部分家长杉杉来迟,于是他们想的办法就是对迟到的家长罚款,宣布父母每次迟到超过一个小时,就要罚3美元。罚款制度推出来以后,结果发现迟到的家长越来越多了,因为多花3美元就能够让幼儿园帮忙多照看一个小时,家长们觉得太划算了,反正都已经罚钱了。我迟到就是正当的行为,那为什么要改时间来接孩子呢?所以当对方把罚款当成成本的时候,小罚会起到反作用,还不如不罚。所以作为管理者,员工其实是你的客户,我们需要分析员工的需求,知道他究竟需要什么,才能够扣动员工的心灵扳机,给予恰到好处的激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