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中层领导力的内涵
(一)思想引领力的重要性
在学校管理体系中,校长负责定方向、筑愿景、谋战略,中层干部往往被认为只需负责传指令、抓落实、出效果。然而这种看法并不全面。中层干部同样需要具备自己的思想。中层干部作为一个群体的引领者,如果没有思想,就难以准确理解校长的思想,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偏差。例如,在推行一项新的教学改革政策时,如果中层干部缺乏自己的思考,只是机械地传达指令,教师们可能无法真正理解改革的意图,从而影响改革的有效实施。中层干部只有具备思想引领力,才能像领头雁一样,带领所在群体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学识与见识的作用
1. 丰富学识
中层干部要丰富学识,这就要求不断学习且涉猎广泛。学生喜欢学识渊博的老师,老师同样景仰有学识的领路人。例如,一个负责教学管理的中层干部,如果自身对不同学科的知识有广泛的了解,就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协调不同学科之间的资源分配。
2. 增长见识
有见识的中层干部对事物的判断会更明智、更准确,能更好地带领团队把握方向、制定策略。仅仅见多并不一定识广,因为大脑容易屏蔽异见、筛选同意来强化已有思想,从而产生偏见。所以中层干部要倾听多家思想、了解多派观点,这样才能真正增长见识,在面临学校发展方向的决策时,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基于人格影响的团队文化建设
1. 人格影响力是核心
领导力的本质是文化影响力,其核心是人格影响力。火车站大厅里候车的人群不构成团队,因为缺乏共同文化凝聚,没有向心力。中层干部要想发挥良好领导作用,必须注重个人素质提升,时刻保持正直品格,以身作则。比如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中层干部积极参与并遵守规则,就能给师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2. 忠诚品格的意义
中层干部的忠诚品格在管理学中被称为“组织忠诚度”。作为学校办学理念和政策的主要践行者,中层干部承载着落实任务的重要职责,对组织的认同与忠诚至关重要。如果缺乏对组织的认可,其行为可能与组织目标背道而驰。忠诚不仅是对组织政策的认同与执行,更体现在对组织理念和办学宗旨的深刻理解与积极践行上。例如在执行学校的课程改革政策时,中层干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决策有效落实,避免执行偏差。
3. 过硬的专业本领
中层干部的主要职责在于执行,与校长相比,虽然也需要领导力,但高效完成任务是首要任务。所以专业本领的强弱关系到中层干部领导力的核心素质。以负责德育工作的老师为例,他们必须深入了解和掌握德育工作的意义、价值和规律,其专业素养应远超其他人员,这样才能在德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中发挥有效的作用。
4. 组织、协调和合作能力
中层干部要协调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合作,确保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在组织学校大型活动时,如校庆活动,需要协调教学部门、后勤部门、宣传部门等多个部门的工作,这就要求中层干部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和合作能力,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完成活动的筹备和开展。
二、学校中层领导力提升的方法与途径
(一)培训与学习
1. 参加领导力培训课程
中层干部可以定期参加专业机构提供的领导力培训课程,通过系统学习领导力理论和实践知识,提升个人的领导技能。例如,一些专业培训机构会开设针对学校中层管理的课程,内容涵盖决策、协调、激励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2. 阅读领导力相关书籍
阅读经典和前沿的领导力书籍也是提升领导力的重要途径。从这些书籍中,中层干部可以汲取优秀领导者的智慧和经验,丰富自己的领导知识储备。如《可复制的领导力》等书籍,能够为中层干部提供一些实用的领导方法和理念。
(二)在实践中提升
1. 决策执行能力的提升
中层干部要将高层决策转化为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岗位认知能力、政策领悟能力、计划条理能力等。例如在执行学校的招生政策时,中层干部要准确理解政策的目标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招生工作计划,包括宣传方案、报名流程、录取标准等。
2. 组织协调能力的锻炼
中层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负责协调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在组织学校的教研活动时,要协调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时间安排、资源分配等,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不断地组织和协调各类活动,中层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得到有效锻炼。
3. 团队建设能力的培养
中层干部要关注团队建设,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比如可以组织教师团队建设活动,如户外拓展、教学经验分享会等,增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高整体工作绩效。
三、学校中层领导力提升的案例分析
以实验十小学发展中心为例,郭丽丽主任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中层领导作用。在筹备学校的过程中,从第一批跟岗教师到山西省实验小学跟岗学习,到精装修设计研讨、顶层设计沟通、发放第一份录取通知书等无数个第一次,都体现了郭主任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对学校发展方向的把握能力。郭主任从用“前置”设计好学校、用“文化”引领好学校、用“课程”搭建好学校、用“公平”守护好学校四个方面阐述学校理念,详细解读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三风一训,还介绍了蕴含深意的校徽。她的这些工作不仅体现了自身的领导力,也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赢得了罗城小学校长的高度评价。
再如实验十小学生发展中心负责人张芳主任,在博远德育工作中,以博远教育理念为引领,聚焦学生品格与精神成长,在德育工作的建设和管理方面体现出了较强的领导力。通过重建设、严管理,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四、学校中层领导力提升的挑战与对策
(一)面临的挑战
1. 角色定位的挑战
中层干部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有时可能会面临角色定位模糊的问题。一方面要贯彻高层决策,另一方面要满足基层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并非易事。
2. 变革适应的挑战
在学校面临教育改革等组织变革时,中层干部需要积极适应变革,引领团队成员共同应对挑战。但变革往往伴随着不确定性和风险,中层干部可能会在变革过程中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压力。
(二)应对对策
1. 明确角色定位
中层干部要明确自己在学校管理体系中的角色和职责,既要做好高层决策的执行者,又要成为基层需求的反馈者。与高层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准确理解战略决策;与基层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实际情况并向上反馈。
2. 积极应对变革
在变革面前,中层干部要加强学习,提升自己对变革的理解和应对能力。积极向团队成员传达变革的意义和目标,鼓励成员参与变革过程,共同探索适应变革的方法和途径。
五、学校中层领导力提升的未来展望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中层领导力的内涵和要求也将不断演变。未来,中层干部可能需要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例如,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中层干部要能够引领教师团队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同时,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趋势下,中层干部要在学校的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等方面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推动学校教育向更高质量、更符合时代需求的方向发展。此外,中层干部在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方面的能力也可能会变得更加重要,随着教育国际化的推进,学校可能会开展更多的国际交流项目,中层干部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和协调能力,以确保这些项目的顺利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