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中的平衡艺术
领导力的本质包含着平衡的艺术。领导的过程就是在不断打破旧的平衡状态的同时,迅速建立起新的平衡。例如在企业管理中,若新平衡能够迅速且稳固地建立,就表明领导者的领导力很强;反之,旧平衡被打破后新平衡久久难以建立,就意味着管理不善或者领导力欠缺。真正能认清并权衡企业各方利害关系,且具备非凡组织协调能力的人,才能够有效地将打破的平衡引导至新的平衡状态。
马云就深谙这种平衡的艺术。他认为CEO的艺术就是在人、财、物之间达成三者的平衡。他将财权、物权下放到各子公司,甚至连年度预算都不打算看,与此同时,他对各子公司总裁的考核变成了“以自己满意或者不满意作为标准”。这一决策看似打破了阿里巴巴集团多年的KPI考核体系,但却迅速建立起了一种新的平衡。对于各子公司的总裁而言,这一改变让他们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也体现了马云独特的领导艺术。
二、领导力多种定义中的艺术内涵
不同的学者对领导力有着不同的定义,但都体现出领导力是一种艺术。库泽斯认为“领导力,是动员别人想要为共享的理想而奋斗的艺术”;孔茨认为“领导力是一种影响力,是影响人们心甘情愿和满怀人情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的艺术和过程”;基辛格认为“领导就是要让他的人们,从他们现在的地方,带领他们去还没有去过的地方”。综合这些观点,动员、影响和引领成为领导力艺术内涵的重要部分。
本尼斯也提出“领导力就像美,它难以定义,但当你看到时,你就知道”。因为不同的组织面临不同任务时,对领导的要求和期望各异,领导的特质、主张和行为会因组织环境和任务的不同而不同,不同的人对领导力也有不同的认知和理解。但总体而言,领导力的艺术体现在要明确作为领导需承担的责任、发挥的作用,用什么去领导以及用什么样的方法去领导,即从领导力的本原、领导的方法和领导的作用这三个方面去理解。
三、领导力在影响他人过程中的艺术体现
领导力本质上是一种影响他人的社会过程。从领导者的角度来看,好的领导会让人们想去做他们必须做的事情。这其中包含着几个层面的艺术。首先,领导人有责任弄清楚哪些是必须做的事情;其次,领导重点不是强迫员工完成任务,而是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想去做这些事情;并且领导力无关乎人格特质、权力、阶级、地位、或头衔。
从追随者的角度来看,领导者的性格决定领导风格,情境影响领导力的发挥。卓越的领导者若能养成以身作则、共启愿景、挑战现状、使众人行和激励人心这五种习惯行为,就能形成卓越的领导力。例如以身作则这一行为,它反映了领导者做事的优先顺序,影响着决策过程,也帮助领导者向追随者解释自己的选择及其背后的原因。
四、领导力在价值观传递中的艺术表现
领导力也是个人表达的一种方式。领导的建议背后是需求,需求背后是利益,利益背后是价值观。在组织中,人们追随的不是领导者的地位或者技术,而是领导者这个人。这就体现出领导力在价值观传递方面的艺术。
一方面,个人价值观决定了个人对工作的承诺度,其清晰度比组织价值观清晰度对工作承诺度的影响更大,个人价值观带来的方向感能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和生产率。另一方面,当人们了解了领导者的价值观、自己的价值观以及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后,他们就能了解他人对自己的期望,从而能承受更大的压力,更好地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组织的基本价值观名称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认同其重要性和内涵,这有助于让人们关心组织,增强忠诚度。
五、领导力并非天赋而是可掌握的艺术
领导力并非是少数人具备的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人人都可以掌握的一种能力。很多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只顾自己做事而不注意协调员工,或者花费大量时间帮员工“善后”而耽误本职工作,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领导力。管理者要明确自己在职场中的角色定位,他们有领导者、管理者和执行者这三个角色,对应着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不同级别的岗位对这三种能力要求的配比不同,这也说明领导力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的艺术。
综上所述,领导力之所以被视为一种艺术,是因为它在平衡的把握、定义的多元性、对他人的影响过程、价值观的传递以及能力的可获取性等多个方面都有着独特的、需要灵活应对和深入理解的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