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的内涵与本质
领导力是什么?从词源来看,在英国、北欧,“领导”意为道路、船在海上的航道,这表明领导要明确下一步的“方向”;而“管理”词源为拉丁语,意为手、操作,更侧重“经营”和“控制”。领导力与管理存在着区别与联系,管理者倾向于把事做对,而领导者侧重于做对的事。伯恩斯提出“交易型”与“改造型”领导,“交易型”领导交换“可互换的价值”,相互作出承诺,使双方互惠;“改造型”领导则通过激发他人动机和潜能,凝聚并改善他人。本尼斯认为领导力是创造远见并将其转化为行动、持之以恒的能力,领导者必备引导注意力、把握含义、赢得信任、自我管理这4种能力。加德纳也有关于领导力核心的论述。
管理的本质是用人成事。就像在企业中,领导者不能总是冲在前面做下属的工作。在体育界,运动员与教练的界限比较分明,但在企业里界限模糊,领导者如果总是替代下属工作,会产生不良后果。一方面带不出好的队员,因为下属缺少成长机会,所谓“强将手下出弱兵”;另一方面,领导者自身的教练技巧也得不到提高,真正优秀的教练是不上场也能打赢比赛的。
二、领导力面临的挑战与转变
(一)职责上的变化
20世纪的管理学主要致力于提高体力劳动者的效率,体力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了50倍。然而,知识工作者的效率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现代企业管理的重点逐渐转向白领员工的管理。蓝领工作者的工作过程可以严格监控、结果精确计量,但白领工作者过程难以监控、结果难以计量。对于白领工作者的管理,要找到真正喜欢这份工作的人,例如麦当劳发展加盟商时,会选择从小对围裙有兴趣的人。
(二)领导风格的转变
旧式领导风格以命令式、层级体制、控制方式为主,这种方式在21世纪面临诸多挑战。随着全球化和世界新秩序的建立,21世纪以后的核心竞争力是创造一种社会架构的领导能力,这种架构要能促生智力资本,包括观点、经验、创新、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旧式领导力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单纯的控制无法激发创造性,现代领导者需要授权、给予支持,让员工按自己的方式做事。
(三)从业务人员向领导者的转变
在从业务人员向领导者转变过程中,容易出现领导者冲上去替下属做事的情况,这是因为领导者自身业务能力强或者看别人做事手痒。但这种做法会影响团队的成长和自身领导能力的提升。
三、卓越领导者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
(一)能力方面
进入新世纪美国企业卓越经理应该重点提高四种能力。在21世纪的竞争环境里,领导新思维、卓越素质和有效能力是企业生存必需的一部分。领导者要能在超级竞争的环境中应对自如。
(二)素质方面
领导者要具备多种素质。例如要学会做一个有效的追随者,了解领导的本质,清楚权力、影响力和领导力的联系和区别;要精通中外领导学理论,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要学习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领导素质;要掌握基本的领导艺术,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要学会如何塑造有利的领导环境,提高领导的有效性;要培养成为卓越领导者的良好习惯行为,找到领导力提升的路径和行为榜样。
四、领导力在组织中的体现与作用
(一)组织的发展与变革
球队这个组织孕育着未来组织的雏形,未来的组织将是专业人员的联合体,专业性不强的组织将会在价值链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万能型的领导将逐渐消失。
(二)领导与组织成员的关系
领导者要学会激励组织成员。例如采用先正后负、先保健后激励的方式,激励会干的人、有能力的人、高效率的人,打开空间,避免霍布森选择效应等,从而提高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组织的发展。
在领导力讲座中,深入探讨以上这些方面的内容,有助于听众更好地理解领导力的概念、面临的挑战、领导者应具备的能力素质以及领导力在组织中的重要意义等,从而提升自身的领导力水平或者对领导力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