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关注事到关注人
在企业发展的进程中,传统的领导模式往往侧重于对事务的处理。例如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领导者可能更多地关注任务的进度、质量等事务性指标。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模式逐渐显示出局限性。员工不再仅仅是完成任务的工具,他们有着丰富的情感、不同的需求和独特的想法。
关注人意味着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个人兴趣爱好以及生活状况等。当领导者关注到这些方面时,员工会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重视,从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忠诚度。例如,有的企业领导者会定期与员工进行一对一的谈话,了解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并给予相应的支持。这种从关注事到关注人的转型,有助于建立更加和谐、积极的工作氛围,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二、从逼结果到促结果
过去,部分领导者倾向于采用逼迫的方式来获取结果。他们设定严格的目标和期限,对未达成目标的员工施加压力。但这种方式往往会带来一些负面效果,比如员工可能会为了完成任务而采取一些短期行为,甚至可能会损害企业的长期利益。
而促结果则是一种更加积极和可持续的方式。领导者通过提供必要的资源、培训和指导,帮助员工提升能力,从而更好地达成目标。例如,在一些创新型企业中,领导者会为员工提供参加专业培训课程的机会,鼓励他们尝试新的工作方法和技术。同时,领导者还会营造一种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文化氛围,让员工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积极探索,最终实现更好的结果。
三、从管控到激发
很多人受到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认为管理就是管控。但在当今的企业环境中,这种观念已经不再适用。管控对于机器或者一些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可能有效,但对于有思想、有情绪的员工来说,管控往往会引起反感。
激发则是从员工的内在动力出发。领导者要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动机,通过设置有挑战性的目标、给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等方式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就像大禹治水,疏而不堵。例如,谷歌公司以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和管理方式而闻名,员工可以有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来开展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创造力,许多创新成果都源于此。
四、从短期获利至上到坚持长期主义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一些企业领导者过于追求短期的利润,他们可能会削减研发投入、降低产品质量或者忽视员工的发展等。然而,这种短期获利至上的模式难以维持企业的长期发展。
坚持长期主义要求领导者有更长远的眼光。他们要重视企业的品牌建设、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对企业长期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例如,一些知名企业如华为,长期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虽然在短期内可能看不到明显的经济效益,但从长期来看,这使得华为在通信技术领域拥有强大的竞争力,能够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这四项领导力的转型是企业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领导者只有积极适应这些转型,才能带领企业走向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