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的概念界定
领导力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界定。有的学者从领导者所具备的能力方面来界定领导力,如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库泽斯、巴里·波斯纳修订的《领导力》第3版内容指出:领导力,是领导者如何激励他人自愿地在组织中做出卓越成就的能力。也有学者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双方的互动关系来考察领导力内涵,像王崇梅等人认为,“传统的领导力,就是领导才能。最新的观点是指获得追随者的能力”。还有学者认为,领导力的实质是影响力,领导力发生作用的过程就是影响产生的过程。例如李林等人认为,“领导力的实质就是影响力,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领导力,只要能成功地影响他人的行为,就可被视为实施了领导力”。另外,也有从领导学自身概念范畴出发,认为领导力是综合多种因素而产生的合力,童中贤从领导力产生的领导场及其作用于领导资源配置过程的角度来界定领导力内涵,认为领导力是一种内生于领导场并作用领导资源配置过程的力量。综合来看,领导力可以被理解为在管辖的范围内充分地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的事,提高整个团体的办事效率的能力。
二、优秀领导者的基础条件
(一)学历和受教育水平
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水平。理论与实践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领导层面,这一准则同样适用。仅有理论而纸上谈兵是无法取得胜利的,一个领导者拥有再多的理论知识,如果不去实践也永远不会成功。虽然学历有很大用处,但关键是要将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领导者并非是证书越多、学校背景越厉害就越好,最重要的是其实践能力,懂得如何让自己不断完善。
(二)沟通与情绪管理能力
在团队互动中,领导者的沟通和情绪管理能力极为关键。例如在选择招募队员的广告片主题时,安刚开始主张以反恐为主题,虽然大家一致反对,但由于都是用诙谐的语气,没有冲动和不礼貌,使得讨论能够继续下去。这体现了领导者的艺术,在和别人说话时,保持友好的语气、不紧张是很重要的。并且,当与别人的观点有分歧时,不仅仅是说话反驳,更要使对方感受到自己对他的重视,从对方的观点出发与其沟通从而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争论来结束。
三、领导力在不同情境下的体现
(一)面对成功与失败时的领导力
真正的领导力是以坦诚、正直和信任为基础的。优秀领导者不仅自己要有热情和创造力为公司服务,而且要把这种精神传递给每一位员工。在团队里,公正也是领导力的重要体现,要避免搞小圈子、排挤他人等不公平现象。勇于承担责任是一个成功领导者不可缺少的品质。面对失败时,领导者不应相互推卸责任,如果有错就要去承认,在领导面前真诚比体面更重要。即使有时不是自己的错,领导者也要把责任包揽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带领团队走向未来。
(二)在企业发展中的领导力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领导力是企业能否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企业领导者领导力的提升包括多个方面,例如做正确的事,凝练企业发展的共同愿景;营造利于变革的组织环境;构建紧密联结的文化;授权并重视能力建设等。领导力在企业中的体现还在于对团队执行力的关注,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执行力强、有责任心而且态度明确的团队,这是体现管理者执行管理能力的重要依据和证明。
四、领导力的发展与变革
在现代社会,领导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经济全球化、社会变革、国际交流、信息交流、个性发展和技术创新等。这些不确定因素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更需要有卓越领导力的人能够抓住机遇引领大家走向辉煌。领导力的发展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它需要吸纳各级参与人员的见解,成为经理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企业必须顺应领导力需要随事实变化而改变这一事实,随时做好准备,重新塑造它们所发展的领导力的内容和重点,并且要对领导的职业生涯做持续培训、指导、奖励,并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