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为人文素养班开设的选修课程,课程名称为沟通与领导力。课程编码是SEM524731020,由经济管理学院的沟通与领导力教学团队授课,学分2.0,课内学时32,全部为讲授学时,无实验、上机和实践学时,课外学时也为0,授课语言为中文。
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在于它在讲授沟通与领导力的内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提升领导专长和领导魅力,增强团队建设和沟通能力,并凸显人文特色。它旨在引导学生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与方法,通过多种学习方法如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小组研讨、专题汇报、技能训练等,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领导视野、拓展领导思维、掌握沟通与领导艺术的工具,以全面培育个人及团队的沟通与领导力,锻炼与提升卓越管理者、领导者的素质与能力。
二、课程内容模块
- 领导力模块
- 老板心态
- 学生需要理解像“老板”一样思考、行动的重要性。例如在企业中,要自动自发地考虑企业的成长、费用等因素。要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不能仅仅关注待遇、加班、成本等个人得失。如果缺乏这种“老板心态”,可能就只能停留在低级打工仔的职业层次。像在海尔、华为等行业领军企业中,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和老板心态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 角色认知
- 管理者必须对自己的角色有明确的目标定位。这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管理者要认清自己的位置、职责,还要认清竞争者的位置。在变化中正确定位自己和他人,不能角色错位。例如在管理工作中,既不能凡事亲历亲为,也不能狂妄自大,要以强烈的职业意识和管理手段,确定自己在事业和未来中的角色。
- 值得信赖
- 探讨值得信赖的员工具备哪些特质。值得信赖是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值得信赖的员工能够更好地与团队成员合作,在领导岗位上也能赢得下属的信任。例如在一些团队项目中,值得信赖的成员能够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并且在团队遇到困难时能够坚守承诺,积极解决问题。
- 内驱力模块
- 这一模块主要涉及观念管理。例如探讨为什么工作,是为单位、职业、事业、金钱、亲人、权力、生存还是自己。这些因素之间可能存在冲突,需要学生深入思考。真正的人才是在寻找实现自我的机遇,企业为员工提供了平台,员工应该在这个平台上打拼,而不是单纯的打工心态。像在一些成功的企业案例中,员工将个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推动了企业的进步。
- 沟通力模块
- 人际沟通的概念和意义
- 人际沟通是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意见的过程。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够建立互信、增进合作、解决问题和提升工作效率。在现代社会的各种组织和团队中,无论是企业内部的部门协作,还是跨企业的合作项目,有效的人际沟通都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在项目合作中,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需要通过良好的人际沟通来协调工作,避免误解,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 人际沟通的重要技巧
- 倾听技巧: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关键步骤。学生要学会全神贯注地聆听对方的观点和意见,给予尊重和反馈。例如在客户沟通中,认真倾听客户的需求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期望,提高客户满意度。
- 表达技巧:清晰、准确的表达能够让信息有效地传递。在团队讨论中,成员能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团队做出正确的决策。
- 非语言交流:肢体语言、眼神交流等非语言信号也在沟通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在面试过程中,求职者的肢体语言能够反映出其自信程度和态度。
- 执行力模块
- 在领导力中,执行力是将计划和决策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这包括明确任务目标、合理分配资源、有效监督和及时反馈等环节。例如在企业的项目执行过程中,领导者需要将项目任务分解,分配给合适的团队成员,并且在执行过程中不断监督进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项目能够按时、高质量地完成。
- 致胜力模块
- 这一模块涉及到一些在竞争环境中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例如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如创新的产品或服务、高效的运营管理等。对于领导者来说,要能够识别和培养这些致胜因素,带领团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像一些新兴的科技企业,凭借创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在市场中迅速崛起,这背后离不开领导者对致胜力的把握。
三、教学方法
- 理论学习
- 教师将系统地讲解沟通与领导力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领导力的定义、构成和特征,人际沟通的理论模型等。通过理论学习,学生能够建立起扎实的知识基础,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例如在讲解领导力的理论时,会涉及到有效领导者的行为特征、领导者行为四象限等内容,让学生从理论层面理解领导力的内涵。
- 案例分析
- 引入大量的实际案例,如埃本埃麦尔要塞之战等。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分析,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更好地理解沟通与领导力在实际中的应用。例如在分析企业管理案例时,学生可以观察到不同领导者的领导风格、沟通方式以及决策过程,从中学习成功的经验和吸取失败的教训。
- 小组研讨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讨活动。针对特定的话题,如“如何提升团队的沟通与领导力”等,小组成员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启发。小组研讨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在小组研讨中,成员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提升团队沟通的方法,如改善会议流程、加强成员之间的非正式交流等。
- 专题汇报
- 安排学生进行专题汇报。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与沟通和领导力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在课堂上向其他同学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例如学生可以选择“跨文化沟通中的领导力挑战”等话题进行研究和汇报,分享自己对跨文化背景下沟通与领导力的理解和应对策略。
- 技能训练
- 开展各种技能训练活动,如模拟面试中的沟通训练、团队项目中的领导能力训练等。通过实际的技能训练,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沟通和领导技能。例如在模拟面试训练中,学生可以练习自己的倾听、表达和非语言交流技巧,提高自己在面试中的表现。
四、课程评估
- 平时表现(30%)
- 包括课堂参与度,如在课堂讨论中的发言质量、对案例分析的贡献等;小组研讨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能力、对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等;以及作业完成情况,如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 专题汇报(30%)
- 主要评估学生在专题汇报中的研究深度、内容的创新性、表达的清晰度以及对时间的把控等方面。一个优秀的专题汇报应该能够深入探讨一个与沟通和领导力相关的话题,提出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并且能够以清晰、流畅的方式向听众传达。
- 期末考试(40%)
- 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沟通与领导力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重要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考试内容将涵盖课程的各个模块,包括领导力、沟通力、执行力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回答问题,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