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茶倒水与走进下属内心
在企业管理中,干部的履职有着重要的使命,那就是提升员工的生产力。这生产力包含员工的能力和意愿两个方面。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干部就需要走进下属的心。很多时候,干部和员工在对工作侧重点的认知上存在差异,比如干部可能认为员工看重待遇,但员工实际的想法可能并非如此。
端茶倒水看似是一件小事,却能成为干部走进下属内心的一种方式。当干部愿意为下属做这样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时,这传达出一种关心和尊重。就像华为对高层干部的考核,并不偏重于直接的财务结果,而是更注重干部对员工的服务等多方面的表现。这种对干部的定位是为员工服务,而端茶倒水就是服务的一种体现形式。它有助于拉近与下属的距离,从而更好地了解下属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工作意愿,营造出高绩效的氛围,建立高绩效的组织文化。
二、端茶倒水背后的仆人理论
仆人理论强调通过服务别人、满足别人的需求来获得领导力。优秀的仆人可以凭借极佳的执行力服务他人,让他人产生依赖,进而增强自己的影响力和领导力。在职场中,端茶倒水可以视为仆人理论的一种实践。
例如在历史故事中,和珅对待乾隆就有着类似仆人般的服务。他以结果为导向,如乾隆需要墨,和珅虽没有但自己花钱去买好墨送给乾隆;他把小事做到极致,护送乾隆母亲上山拜佛时放下身份抬轿;他比别人想得多一点,能通过乾隆的诗揣摩其下乡的行程准备。这些都表明,通过对他人细致入微的服务,即使是在小事上,也能增强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影响力。在职场中,端茶倒水也是如此,通过这种服务,满足同事或者领导的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领导力。
三、端茶倒水与职场情商的关联
在职场中,情商很多时候比智商更重要。除了个人能力,一些“看事做事”的本领也是核心竞争力。端茶倒水就是这样一种体现情商的细节。
当领导安排一个人端茶倒水时,有着不同的用意。可能是栽培,这表示领导看重这个人,把他当心腹,此时这个人把服务工作做好,会让领导更加认可。也可能是测试,领导通过看一个人是否心甘情愿地端茶倒水,来测试其听话与否。如果一个人能积极地去做,就通过了领导的测试。当然,如果领导看不惯一个人,也可能让其端茶倒水,这时候如果带着情绪就不可能做好,还可能被领导进一步敲打。所以,能够积极应对端茶倒水这件事,是职场情商高的表现,也有助于提升自己在职场中的领导力形象。
四、端茶倒水在不同情境下的领导力体现
在公司聚餐这种情境下,如果都是公司领导在场,被安排端茶倒水的人就更要注重细节。这是展示自己服务意识和情商的好机会。如果把这件事做好,不仅能得到领导的认可,也能在同事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从领导力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在群体中建立影响力的方式。
而从服务型领导力的角度来说,虽然服务型领导不是保姆型领导,不需要大包大揽所有事情,但端茶倒水这种服务意识是服务型领导力的一种微观体现。服务型领导应该是在员工遇到问题时提供解决方案的领导,而端茶倒水所体现的关心和服务精神,是构建良好领导关系的基础。在不同的公司阶段,这种服务意识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即使它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却能反映出一个人对领导力的理解和践行。
五、端茶倒水与领导力素质的关系
领导力素质包含责任意识、成就驱动、沟通协调、决策能力等多方面内容。端茶倒水看似简单,却与其中的服务意识息息相关。
一个具有领导力素质的人,懂得通过端茶倒水这样的小事来展现自己的服务意识。这是对团队成员的一种关心,也是一种责任意识的体现。在领导过程中,通过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服务,能够更好地与团队成员沟通协调。例如,在一个团队中,领导亲自为成员端茶倒水,成员会感受到领导的亲和力和关心,这有助于提升团队的凝聚力。这种服务意识也有助于在团队中形成积极的氛围,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协同发展,从而从多个方面体现和提升领导力素质。
总之,端茶倒水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在领导力的范畴内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成为走进下属内心的方式,是仆人理论的实践,体现职场情商,在不同情境下展现领导力,并且与领导力素质有着紧密的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