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哪里有培训网!   [会员登录]  [讲师注册]  [机构注册] 网站首页  上海培训班  上海职业培训  上海讲师  上海培训机构  名师博客 
热门: 销售精英  微信营销  班组长  中高层
  • 营销管理
  • 人力资源
  • 生产研发
  • 采购物流
  • 财务管理
  • 战略管理
  • 领导艺术
  • 综合技能
  • 其它课程
  • 线上课程
  • 品牌管理
  • 营销策划
  • 销售技巧
  • 门店管理
  • 网络营销
  • 客户服务
  • 电话销售
  • 销售团队
  • 渠道销售
  • 国际贸易
  • 商务谈判
  • 合同管理
  • 顾问式销售
  • 大客户销售
  • 经销商管理
  • 大数据营销
  • 客户投诉
  • 新媒体营销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名师博客 > 品牌管理
    马诗敏:仪式感的储蓄罐
    讲师:马诗敏      浏览次数:2326
    “仪式感”是一种很神奇的知觉,看不见,摸不着、嗅不到,经常是横空飞来的一个噱头,却能让普通的事情变得神圣,甚至在脑海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小仪式,有大学问。 什么叫做“仪式感”? 现在的节日特别多,以前是双11、双12,现在还有6.18购物节、8.18狂欢节,商家在节前的不断炒作、预热,0点秒杀、开抢倒计时,这些都

    “仪式感”是一种很神奇的知觉,看不见,摸不着、嗅不到,经常是横空飞来的一个噱头,却能让普通的事情变得神圣,甚至在脑海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小仪式,有大学问。

    什么叫做“仪式感”?

    现在的节日特别多,以前是双11、双12,现在还有6.18购物节、8.18狂欢节,商家在节前的不断炒作、预热,0点秒杀、开抢倒计时,这些都是仪式。

    以前是2.14、七夕节,现在还有3.14白色情人节、5.20情人节等等,每次过节,送花、送礼物、聚餐,这些都是仪式。

    以前吃饭就是点餐、上菜、吃饭,现在是点餐、上菜、拍照、发朋友圈、吃饭。拍照发朋友圈,也成了互联网+的吃饭仪式。

    吃一块蛋糕,在上海排队5小时;喝一杯饮料,在广州排队3小时;吃货等待这个过程被定义为仪式…….

    现代人工作节奏快,生活更加智能化,商家特别懂得利用节日制造各种噱头,提升客流,提高营业额。前几年,“跨界”被人们视为非主流现象,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转型,积极引进先进元素。对于培训师而言,如何提高学员对培训、活动的重视度呢?仪式感很重要!这抓取了人类本能的需求,我们都天然地认为,不容易得到的东西才是最好的,物以稀为贵!

    万物互联互通的大数据时代,给商家带来便利,也让商家头疼不已,如何满足消费者被宠坏了的脾性呢?只能通过各种创意噱头!近年来,商家对于仪式感的推崇,已经到了史无前例的新高,他们擅长于为消费者合理的吃、喝、玩、乐找一个合适的理由。升职加薪了?买包包庆贺!需要一个有情调的午后?来咖啡厅吧!……

    仪式与仪式感,让这个世界的事与物更具玩味,让一切的风景更加美不胜收,它给人一种“受重视”的感觉。仪式文化应当根植在培训文化中,学员和讲师一样需要“受重视”。

    从培训岗位编制和影响力判断,被公认最注重培训的行业是金融和快消品,这两个行业发展飞快,培训力量发挥重要作用,培训体系和架构长期处于优势状态,它们一般有独立的培训部门,有独立的培训师体系,有专职讲师队伍,也从营销团队中发展培训力量,搭建兼职讲师队伍等。

    培训力量强大,培训班种类繁多,有制式培训,比如新员工培训班、衔接班、中层干部提升班、高层干部培训班、能量加油站、扶贫班等;也有非制式培训,比如针对突发事件或新闻事件解读培训、市场发展主题课程等等。从训前海报、微信、图片宣传包装炒作,到训中的各类仪式、活动,再到训后总结、炒作、督导、追踪等,已经形成完备的培训产业链。整体而言,它们培训的仪式感塑造稍显成熟。

    在互联网、IT、保健品、科技公司等行业中,培训固然重要,但培训岗位在企业中的影响力,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从岗位编制上可见一斑。他们的培训仪式感明显较弱。其实培训仪式感就像是阳光、空气和水,免费,却是培训聚焦精、气、神的省力杠杆。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重新排列组合就是创新。专职培训师们,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举办培训班过程中注入一些仪式感元素。信不信?稍微花一点点心思,可以瞬间提升培训班品质!

    举个例子,组织培训活动时,开训环节和结业总结就是仪式,一前一后的两个时间段能给学员带来仪式感。结婚需要仪式,被见证的爱情更持久;培训需要仪式,共同参与,能直观地提升员工体验感。有调查现实,即便培训班是走个过场,都一个仪式,学员 “被尊重”的感觉显著提升,也许是中国人内心里的仪式情节使然。

    开训和结训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

    一、开训仪式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开场白

    别具一格的开场白问好,能迅速拉进团队关系,形成培训组织意识。对于专业讲师而言,开场白是基本功,也是给学员留下第一印象的关键点,掌握先声夺人的开场白技巧很关键。

    开场白可以有旁征博引式、故事演绎式、幽默诙谐式、端庄大方式等等,讲师根据自身特质自主发挥。

    2、班主任及讲师团队介绍

    强大的培训阵容展示,能够提升关注度和自信心,在这个环节,培训师应当展露个人优势,并有艺术性地介绍讲师团队,突出各自优点,说明邀请其授课原因。

    3、员工自我介绍,

    设置员工自我展示环节,都过自我介绍,能够增强学员的体验感,讲师也可以现场给予反馈,这是活跃气氛的好机会,也是搭建组织文化的第一步。

    4、小游戏互动

    在开训仪式中增加提升员工熟悉度的小游戏、团队分组、团队展示,可以提升培训班的活力。组织活动常备几个小游戏,才能有备无患。

    5、培训班期间问好方式

    通过掌声、欢呼等方式建立培训班特有的问好机制,能够让培训活动更有组织性和纪律性,学员有多参与,就会有多认同。

    6、培训班班规

    无规矩不成方圆,培训班班规设置,可涵盖早起晨迎、课件游戏带动、团队积分制等,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7、培训课程安排宣导

    通过班主任在开训仪式上的预告,能帮助学员对培训班的整体安排形成概念。课程是否丰富,课时安排是否符合预期,这些都是学员最想知道的信息,心中的十万个为什么和十万个怎么样提前得到答案,是极好的。

    8、其它事项说明

    每一场次的培训班都有不同的主题,培训活动的组织与个人能力、喜好关联度非常大,培训师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增加其它环节。

    开训仪式是培训班“收心”的关键环节,能够给学员系统、专业的感觉。从事专职培训多年,我也观察过不少培训班组织,很多讲师没有开训仪式的概念,一上台就开讲课程,开门见山略显突兀,毕竟,专业培训师追求的不能是良好,至少应当追求优秀,甚至追求卓越。把工作当做事业来做,先管理好学员的心情,才能处理好培训这件事情。

    二、结训仪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课程回顾与总结

    通过课程内容标题性梳理,能够增强学员对于课程框架的记忆,强化课程收获。

    2、学员现场逐一反馈培训班收获

    学员反馈,是培训成果的检验。人的心理非常微妙,一旦讲心底的感受包装后表述出来,即使有修饰成分,自己也会相信自己所说的是真相。通过学员反馈环节,能够增强收获感,也能让讲师直观地收到反馈,两全其美!

    3、颁发优秀学员荣誉证书、结业证书

    仪式的形式和内容一样重要,评选出优秀学员,对表现优异者做出肯定和表扬,能够激发其自信心。颁发结业证书,哪怕是一张A4纸或是一个10元的红色荣誉证书,成本低却能证明学员的努力和收获,还能满足现代快餐式文化里学员发朋友圈的需求,一举多得。

    4、建立后续追踪、培训机制

    如条件允许,可以通过颁布新员工竞赛方案提升凝聚力,经过一定时间培训落地后,可以建立2.0版本的提升培训班,让培训组织体系化。

    5、照片、材料存档、发布通讯稿

    做培训最忌讳虎头蛇尾,培训过程做得很好,若没有留存下来,只能是经验,若能留存下来,它将成为证明材料。

    人,总是相信眼见为实、耳听而虚,若能把每一次培训的档案留存好,也许某一天蓦然回首,发现,这是一笔看得见、用得着的财富。

    结训环节不一定花费很长时间,但能够强化学员对于本次培训收获的认知。通过逐一反馈收获,能够强化学员培训成果,在潜意识里感觉到不虚此行。出于社会认同的心理压力,别人觉得有收获,自己必然也感觉到收获满满。

    ……

    开训和结训仅仅是培训活动的一小部分,谨借此抛砖引玉。做培训项目时,提前做前期宣传海报、微信推广,这是启动仪式范畴;做公开讲座时,讲师的自我介绍与包装,是开讲前的启动仪式;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发布,也是一种仪式……也许,您觉得这些都是水货,不是干货,但在组织上增加一些体验设计,能够给受众不一样的体验感,这就是价值!毕竟,学员就是顾客,顾客就是上帝,只要上帝满意了,培训营销才算是成功的。

    不懂得营造仪式感,培训师只能成为三尺讲台的麦霸。若想要走到最高层,感受会当凌绝顶的风景,培训师必须掌握”三会技能”,不仅要会授课,还必须会组织,会来事(创造仪式感)。多消耗几个脑细胞,多花点时间和功夫,能让师生之间彼此尊重,让学员注意力更聚焦,值得!

    若仪式具有创意、与时代接轨,让人耳目一新,则是锦上添花。人总是应该向上发展的,能够让学员像孩子一样地感受惊喜,应当成为是每一个仪式的目标。

    最后,与您共勉一小碗心灵鸡汤:培训工作是一个看不见的储蓄罐,经验和口碑都会积少成多,注重每一个细节,由微可知著。

     
      上一篇: 以人民的名义:海底捞,恐怕是再也捞不起来了
      下一篇:马诗敏:优秀文案具备颠覆性和冲击性
     
    相关文章
     
     
    马诗敏
    会员可见
    会员可见
    会员可见
     
    品牌管理培训
     
    品牌塑造与传播管理 周恒轶
    营销战略沙盘 李钰晟
    赢在品牌—品牌四步曲、战略 刘云
    如何让产品赚钱 曹修洪
    生意导向的品牌组织与管理 李钰晟
    重构互联网时代的品牌力和产 李钰晟
    策略性品牌管理 成敏华
    产品经理
    《品牌实战公开课:营销战略 李钰晟
    品牌战略与模式创新 陈能文
    品牌管理讲师
    品牌管理内训
     
    品牌与互联网闪电创富系统总 葛闻华
    与销售无关的销售——产品与 贾春涛
    网络品牌整合营销系统 王旭亮
    品牌营销全案策划 秦永生
    企业与员工双赢的指南针:个 易生俊
    《穿越品牌的旷野-4.0时 王佳伟
    品牌的核心定位 贾誉博
    尖刀品牌 贾誉博
    品牌营销之精准营销五法则 朱永清
    现代企业的品牌策略 张锡民
    品牌管理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