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的内涵
领导力是一个复杂且多元的概念,众多大师对其有着不同的定义。从本质上讲,领导力是释放人的潜能,让人变得更好的一种能力。它可以被看作是不断地探索真实和不断地建立互信的过程,也是动员团队解决难题(包括挑战性难题和变革性难题)的能力。领导力还意味着用激发信任的方式来取得成果,引领众人去他们从未去过的地方,让跟随者从现在的地方到达未曾涉足之处。
领导力通过影响人的行为来实现组织目标,领导者就是统筹资源完成理想目标的人。简单来说,领导力约等于影响力,是拥有追随者的能力,在无须强迫时也有人甘愿为其工作。它主要包含指明方向、影响众人、以身作则这三个要素。
二、领导力的三个层次
(一)职位领导
这是最初级的领导力层次,主要以职位来换取影响力从而领导他人。职位型管理者所仅有的影响力来源于他的职位头衔。在这种情况下,下属可能只是因为职位上的上下级关系而听从指挥。例如在一些企业中,新晋升的管理者可能仅仅依靠职位权力来安排工作,但下属可能内心并不真正信服。这种领导方式比较脆弱,一旦职位带来的权力受到挑战或者职位消失,其领导力可能就不复存在。就像当团队遇到困难,仅靠职位领导可能无法让下属保持忠诚,因为下属与领导只是基于职位的表面联系,缺乏更深层次的纽带。
(二)成绩领导
这一领导力取决于管理者获得的工作成果。管理者能够凭借自己取得的成绩来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追随。当管理者在工作中展现出卓越的能力,不断取得成果时,下属会因为看到管理者的能力和成绩而愿意听从指挥。比如一个销售团队的管理者,自己能够持续达成高额的销售业绩,那么团队成员会认可他的能力,相信跟着他能够学到东西或者取得更好的成绩。然而,如果管理者一旦无法继续保持良好的成绩,领导力可能就会受到影响。
(三)领导人心
这是更高层次的领导力。不仅仅是利益驱动,也不只是因为信任才选择追随,而是领导者和追随者有着共同的愿景。例如雷军和黎万强,他们志同道合,黎万强因为与雷军有着共同的目标,放弃自己原本的创业计划加入小米。这种层次的领导力建立在价值观的共鸣之上,大家都在为共同认为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努力,这种共鸣让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紧密的、难以割舍的关系。
三、领导力与三个层次的区别
(一)基础与深度的区别
职位领导是最基础的层次,它主要建立在组织架构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外在的、形式上的领导关系,深度较浅。成绩领导则在一定程度上深入到工作成果层面,通过实际的成绩来建立影响力,相对职位领导有了一定的深度。而领导人心是最深层次的,它触及到人的价值观和愿景层面,是基于内心深处的共鸣。
(二)稳定性的区别
职位领导的稳定性较差,一旦职位变动或者职位所赋予的权力受到挑战,领导力就可能消失。成绩领导的稳定性取决于管理者持续取得成绩的能力,一旦成绩下滑,领导力也会受到动摇。而领导人心的稳定性很强,因为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观是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不会轻易因为外界因素而改变。
(三)影响范围的区别
职位领导的影响范围主要局限于组织内部基于职位权力的范围,下属更多的是被动接受指令。成绩领导的影响范围会随着成绩的传播而扩大,不仅在团队内部,可能在整个组织或者行业内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力。领导人心的影响范围则可能超越组织和行业的界限,当领导者和追随者有着伟大的共同愿景时,他们的影响力可能会辐射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
(四)激励方式的区别
职位领导主要通过职位赋予的权力来激励下属,如晋升机会、奖励分配等。成绩领导通过展示成果和成功经验来激励下属,让下属看到努力工作能够取得的成绩。领导人心则是通过激发下属内心深处的热情和使命感来激励,让下属为了共同的愿景而自觉努力奋斗,这种激励是最持久和强大的。
领导力的三个层次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内涵,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在实际的领导过程中,领导者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层次,从职位领导逐步向领导人心发展,以实现更有效的领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