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防职业倦怠:领导力的新挑战
在当今的职场环境中,职业倦怠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尽管多数企业难以确切衡量职业倦怠带来的影响,但它却是员工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随着全球疫情的影响,员工职业倦怠现象愈发严重。从DDI「2025全球领导力展望」调研数据初步分析来看,领导者自身的职业倦怠情况不容乐观,相比上届调研增加了近10%,并且领导者还在为团队成员的倦怠状况担忧。然而,只有15%的领导者表示对避免员工职业倦怠准备充分,这表明领导者在这方面需要更多的帮助与支持。
对于组织而言,基层领导者在应对职业倦怠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他们需要展现同理心、提供辅导并支持团队成员。组织可以从以下方面帮助领导者做好应对准备:首先是培养并加强领导者的同理心。建立和保持领导者与员工之间坦诚的沟通渠道是应对职业倦怠的重要方法。由于很多人担心谈论倦怠感会危及自身职位,所以打破这种禁忌至关重要。同理心不仅能开启双向沟通,还能建立领导者与团队之间的尊重和信任。有同理心的领导者能更好地回应员工的事实和情感,传递积极情绪并化解负面情绪,在擅长缓解员工职业倦怠的企业中,同理心被视为关键的领导技能。当领导者在人性层面与团队成员建立联系时,能更迅速地发现危及员工身心健康的风险,这也是将培养同理心纳入领导力发展培训的重要原因。其次,帮助领导者掌控幸福感。虽然组织中的职业倦怠可通过领导者运用正确的技能和策略来预防或缓解,但领导者自身也面临职业倦怠风险。随着变革和危机的加剧,领导者需要专注于缓解职场压力以应对自身的倦怠感。人力资源部门应发挥重要作用,例如组织提升员工心理健康意识的活动或创建员工援助计划,营造安全和支持性的职场氛围。
二、决策:领导力的核心体现
决策是领导力体现的核心要素。领导力的核心在于在需要时或不确定的情况下有预见地做出决策,并勇于承担决策后果。领导者的能力最终通过决策展现,依靠连续的成果来建立组织成员的信任。如果领导者不能及时、高效地决策,或者因怕担责任而不愿决策,那么就会丧失领导力。人们评判领导者的决策能力往往从感官上的速度来形容,比如决断的领导和优柔寡断的领导。但决策力包含预见、敏锐、判断、主动、影响、效率等多方面要素。
不同的决策风格都需要掌握决策的关键信息和事物发展规律,才能做出好决策。例如孔子喜欢“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毛主席也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预见性决策是高层次的决策能力,毛主席提出“为着领导,必须有预见”,更具领导力的领导者总是能做出预应性决策。当然,决策也可借助外部资源,像孙策临终嘱托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领导者面临的决策场景主要包括在确定或不确定情况下为组织或团队指明方向、确定原则与目标以及在纷争或不决时作出判断等。
三、领导者的能力与技巧及与下属的关系
成功的领导者需要具备多项能力与技巧。从拉姆·查兰提出的成功领导者的八项核心能力来看,分为三个方面:在“做事”方面,包括做正确的事和用正确的方法做事,像准确定位业务、预见引领变革、设定正确目标和专注工作重点;在“用人”方面,涵盖管理团队合作、培养领导人才、打造核心团队;在“结盟”方面,要建立社会联盟。这些核心能力的发展需要良好的个人综合素质、心理导向和认知结构相互影响并有效结合。从心理特征来说,需要雄心抱负、内驱力和毅力、自信、心态开放、现实主义、虚心好学等。
同时,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也极为重要。下属对领导者有诸多期望,如热情、重视、欣赏和归属感等。领导者要明白下属的这些期望,良好的下属与领导者关系有助于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当领导者能够满足下属的期望,给予下属应有的重视、欣赏并让下属有归属感时,下属会更积极地投入工作,而领导者也能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
四、领导力的其他重要方面
领导力还体现在很多其他方面。洞见是领导力的一个关键要素,洞见即明察、清楚地看到,能够透彻了解、透视不易察晓的事物。拥有领导力的人需要不断追问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并且要根据这个不断调整人生的方向。领导的过程也是激励的过程,是管理他人需求的过程。真正的领导力不是头衔、特权、职位或者金钱,而是责任。
在不同的行业和情境下,领导力也有着不同的内涵。例如在天然钻石行业,领导者的作用是为了共同利益,整合不同的观点,协调相互竞争的经济利益。在面临培育钻石、制裁俄罗斯钻石以及钻石贸易分裂等挑战时,天然钻石行业的领导层需要发挥领导力,为了共同利益融合不同的观点和利益。
总之,领导力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含预防职业倦怠、决策能力、与下属的关系、洞见等多方面的内容。无论是创业者、公司管理层还是其他从业者,深入理解这些领导力相关的话题,都有助于提升自身的领导力水平,从而在各自的领域中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