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者的用人理念
领导者的用人理念包含多种重要方面。首先是不可委托责任理念,用人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这与领导活动本身的特性紧密相连,领导者必须亲自承担用人的责任,不能将其委托他人。其次是成就取向理念,在经营性部门中体现更为显著,这种理念逐渐取代控制理念,要求领导者把下属视为资本和资源进行管理。再者是政治忠诚度理念,这是公共部门领导者必备的基本理念,在我国,公共部门领导者面临较高的政治要求,但要明确对领导者个人的忠诚只是政治忠诚的一部分。最后是先人后事理念,西方现代管理和执行理论从强调人员能力与职位匹配发展到先人后事理念,即先看重下属与领导者在价值观、对事业理解上的一致,然后才考虑能力匹配,这一理念是对传统任人唯贤理念的一种否定。
二、领导者领导力的自我开发
领导力自我开发由自我察觉和自律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基于自我察觉的领导力开发分为单回路学习和双回路学习两种水平。单回路学习中的学习者寻求与他们基本想法和行为潜在对抗最小的反馈,这种学习相对较为浅层。而双回路学习则是一种深入的学习类型,人们用反馈来挑战目标的有效性或暗含的价值,它能使领导者从挫折中学习和获益。自律在领导力开发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指动员一个人的努力和精力去集中达到一个重要的目标,在对个人行为的连续监控中保证必需的自我开发。
三、领导者不同的权力来源与类型
领导者的权力来源与类型是多样的。位置是一个重要因素,高位置的人往往比其下属拥有更大的权力。奖励权力也是一种常见的权力类型,由于下属遵从决定和命令而给予奖赏的权力被称为奖励权力,这种权力在不同类型的组织中存在很大差异,不仅形式不同,程度也不同。
四、平衡领导模式的特征
平衡领导模式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它注重在不同的领导情境和任务要求下,实现各种领导要素之间的平衡。例如,在决策过程中,平衡领导模式可能会平衡民主参与和领导者的决断力,既不会过度独裁,也不会因过度民主而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在对待团队成员方面,会平衡激励与约束,既要激发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又要确保成员遵守组织的规则和目标。在领导风格上,可能会平衡任务导向和关系导向,关注工作任务的完成,同时也重视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维护和发展。
五、领导与管理的基本区别
领导与管理存在着基本区别。管理侧重于处理复杂的事务,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职能来确保组织的正常运转。例如,管理者会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合理分配资源,监控工作进度等。而领导更侧重于引领组织的发展方向,激励和鼓舞员工朝着共同的愿景努力。领导者更多地关注组织的未来发展战略,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挖掘员工的潜力。管理者更关注的是如何做事情,而领导者更关注的是做正确的事情。
六、文化对我国领导者的挑战
我国的文化对领导者提出了诸多挑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等级观念、人情关系等因素会影响领导的决策和管理方式。在现代社会,领导者需要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适应现代管理理念。例如,在一些企业或组织中,人情关系可能会干扰公平公正的用人和决策机制,领导者需要克服这种影响,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也对领导者提出了挑战,领导者需要具备跨文化管理的能力,理解和包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员工,促进组织的和谐发展。
以上内容涵盖了领导力相关考试中常见的知识点,对领导力随身学考试答案的理解和掌握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