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与管理力的发展脉络
领导力与管理力在企业发展历程中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追溯到1950年,当时有投资组合管理、价值链、追求卓越等理念,多元化经营、决策权等管理手段也开始出现,像质量管理小组、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等都是管理力的体现。到了1960年,“零库存”、看板的“Z”理论兴起。1970年企业内部创业成为一种趋势,管理力持续发展。1980年学习型组织和授权理论出现,全球化进程加快,企业文化也备受关注。1990年企业经营变革,经济增值学说以及不断改善的理念与领导力和管理力相结合。
管理力更多侧重于维持企业的日常运转和发展,例如公司的日常事务管理,像清洁工的日常清扫工作、业务流程的设计与优化以提高交货速度等。而领导力则是开拓和革新的力量,是动员团队解决难题的能力。两者虽然有所区别,但在企业发展中又相互关联,共同作用。
二、领导者的使命与行为
领导者有着明确的使命。使命一要求领导者明确自己的理念,找到自己的声音,这体现为以身作则。领导者需要有自己坚定的信念,才能引领团队。使命二是使行动与共同的理念保持一致,为他人树立榜样。领导者的行为直接影响团队成员的行为模式。
展望未来是使命三的要求,领导者要想象令人激动的各种可能,也就是共启愿景。然后使命四要求领导者诉诸共同愿景,感召他人为共同的愿景奋斗。领导者要能够将自己所看到的未来传递给团队成员,激发他们的斗志。
在挑战现状方面,领导者要通过追求变化、成长、发展的道路来猎寻机会。这意味着领导者不能固步自封,要勇于尝试新事物,如进行试验和冒险、不断取得小小成功并从中学习。同时,领导者要通过强调共同目标和建立信任来促进合作,也就是使众人行。还要分享权力与自主权来增强他人的实力,表彰个人的卓越表现来认可他人的贡献,创造一种集体主义精神来庆祝胜利等使命。
三、领导力的内涵与判定
领导力有着独特的内涵,从八字定义来看,是动员团队,解决难题。一个人单独干事不能称之为领导力,必须带领团队去解决问题才是领导力的体现。例如,把一家创业企业发展成世界500强,这是一个需要动员团队力量解决的变革性难题,而像清洁工日常扫地、《新闻联播》播音员播音等单纯维持运转的活动则不属于领导力范畴。
判定一个人是否具有领导力,要看其能否解决变革性问题。这其中存在四个难点,即发现问题、界定问题、找到正确解决方案、顺利实施解决方案。像马云就展现出很强的领导力,他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不随波逐流;工作中敢于做取舍,敢于担责任;打破边界,主动补位,坚持做正确的事;在需要的时候,不计较个人得失。任正非的领导力也体现在他的十项修炼上,他的领导力方式多元,体现了领导力的真谛,即求真、求善、求美、求难,努力从平庸到卓越。
四、领导力的构成要素
(一)感召力
感召力是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的领导者,能够吸引团队成员追随。例如,一个领导者如果有着改变行业格局的理想,就像乔布斯对苹果产品的理想追求,会让团队成员感受到方向感。领导者还应具有高尚的人格和高度的自信,代表一个群体的伦理价值观和臻于完善的修养,拥有超越常人的大智慧和丰富曲折的阅历,并且不满足于现状,乐于挑战,对从事的事业充满激情。这些特质综合起来,会让领导者散发出强大的感召力,吸引志同道合的人加入团队,共同为目标奋斗。
(二)前瞻力
领导者的前瞻力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领导者和领导团队的领导理念,这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其次要考虑组织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例如股东期望的投资回报、员工期望的职业发展等。再者,组织的核心能力也是前瞻力需要考量的因素,领导者要清楚组织擅长什么,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同时,对组织所在行业的发展规律和组织所处的宏观环境的发展趋势要有准确的把握,这样才能提前布局,带领团队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三)影响力
影响力包括领导者对被领导者需求和动机的洞察与把握。例如,领导者如果了解员工渴望成长和获得认可的需求,就能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建立的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关系也影响着影响力,良好的关系有助于信息的传递和指令的执行。领导者平衡各种利益相关者特别是被领导者利益的行为与结果,以及与被领导者进行沟通的方式、行为与效果等都是影响力的体现。此外,领导者拥有的各种能够有效影响被领导者的权力,如法定权力、专家权力等,也在影响力的范畴内。
(四)控制力
在控制力方面,领导者要确立组织的价值观并使组织的所有成员接受这些价值观,这是统一团队思想的基础。制定规章制度等规范并通过法定力量保证组织成员遵守这些规范,确保组织的有序运行。任命和合理使用能够贯彻领导意图的干部来实现组织的分层控制,建立强大的信息力量以求了解和驾驭局势,控制和有效解决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冲突以控制战略实施过程等都是领导者控制力的体现。
(五)决断力
领导者需要掌握和善于利用各种决策理论、决策方法和决策工具。在面对复杂的决策情境时,能够准确判断,做出正确的决策。例如,在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压力时,是选择扩大市场份额还是优化产品结构,领导者的决断力就至关重要。决断力强的领导者能够迅速权衡利弊,选择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案。
五、领导力培训的层级与流程
领导力培训分为中层领导力和中高层领导力。对于中层领导力,有详细的调研设计、交付实验和效果验收流程。在调研设计阶段,要明确中层领导的能力需求、团队现状等情况。交付实验阶段则是根据调研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交付,如提升中层领导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效果验收是检验培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环节,通过对中层领导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如团队绩效的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等方面来判断培训的有效性。
中高层领导力培训也有着类似的逻辑,但在培训内容和重点上可能会有所不同。中高层领导更多地涉及战略决策、组织变革等方面的领导力提升,需要从宏观层面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推动企业的整体变革和发展。
领导力培训图谱涵盖了从领导力与管理力的发展脉络、领导者的使命与行为、领导力的内涵与判定,到领导力的构成要素以及领导力培训的层级与流程等多方面的内容。它对于企业理解领导力、培养领导者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