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中的“胡萝卜加大棒”策略
在领导力的范畴中,“胡萝卜加大棒”这种管理策略是较为常见的。就像在某公司由于疫情而进行线上会议时发生的情况一样。当时公司正在对之前布置的任务进行汇总,因为大家在家办公,部分员工偷懒导致任务未完成。领导先是大发雷霆,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怒气,对员工们一顿批评。但随后却又180度大转弯,夸奖员工们还是很优秀的,这就是典型的先批评后夸奖,也就是所谓的“黑白脸策略”,在鬼谷圈的《微型领导力》课程里被称为“快速更正法”。
这种策略为何会有用呢?从阿伦森兰迪的心理学实验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他将志愿者分成四组,每组安排一位领导者并完成相同任务,但领导者风格不同。第一组领导者持持续性否定态度,总是挑毛病;第二组是持续性肯定态度,经常赞美肯定;第三组采取先否定后肯定的态度;第四组则是先肯定后否定。实验结束后对三项指标进行考核。结果显示,先否定后肯定这种类似“胡萝卜加大棒”的领导风格在某些方面有着独特的效果。这种策略可能是利用了员工的心理落差,先让员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产生愧疚感,随后的肯定又让员工感到被认可,从而激发他们后续更好地工作。
二、领导力中的权威效应
在中国有句话叫“人微言轻,人贵言重”,这就引出了领导力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权威效应。所谓权威效应,是由权力及其周边的东西共同散发出来的一种影响力,也被称为“暗示效应”。简单来说,一个地位高、有威信、受人尊敬或者德高望重的人,他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容易被他人重视,并且被赋予特殊意义。
就像在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课堂上的那个有趣实验。教授介绍一位所谓的世界闻名的化学家施米特博士,他让学生闻皮包中一瓶所谓挥发性极强且有臭味的新物质是否有味道。结果在他打开瓶子后,学生们纷纷捂住鼻子并举手。但实际上,这位施米特博士只是学校普通化学老师假扮的,瓶子里的“新物质”不过是蒸馏水。这就表明,由于学生们认为施米特博士是权威人物,所以即使没有味道,他们也会受到心理暗示而做出相应反应。在领导力中,领导者如果能够建立起自己的权威,那么他的指令和决策就更容易被下属接受和执行。
三、从实际案例中提升领导力
90后领导力研究老司机,有着八年鬼谷子研究与实操经验的人,通过记录每一个领导力提升的感悟来与大家一同提升领导力,就像纵横湛卢读书会所做的那样。他们用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来帮助人们理解领导力的内涵并提高领导力。例如前面提到的公司线上会议领导的管理方式,以及阿伦森兰迪的实验、斯坦福大学的权威效应实验等案例,都可以成为我们提升领导力的学习素材。
在实际的领导工作中,我们可以借鉴“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合理把握批评与表扬的时机和尺度,既能让员工认识到错误,又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同时,领导者也要注重自身权威的建立,通过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道德品质等方面来增强自己在员工心中的威信。但也要注意不能过度依赖权威,要以理服人,尊重员工的想法和意见。通过不断地从这些实际案例中学习和总结,我们能够逐步提升自己的领导力,更好地带领团队走向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