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避免使用削弱性词汇和表述
在领导力讲话中,有些词汇和表述会在不经意间削弱话语的积极意义或权威性。例如“但是”这个词,它是一个反驳性的连词。如果在积极的表述后面使用“但是”,就会产生一定的否定效果。像“我喜欢你的项目,但是....”,这里的“但是”会让人怀疑前面“喜欢”的真诚性。同样,当领导说“谢谢你的反馈,但是我想...”,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我不理解你说的,我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做”。所以,领导者要小心使用“但是”,避免这种可能引起误解的表达。
另外,像“我想”“我认为”这类不肯定的语言,以及“嗯,……”“啊,……”这种犹豫的词汇,也应该尽量少用。领导者需要使用直接、清楚的语言,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讲话更有力量,更具权威性。
二、慎用夸张性词语
在讲话中,领导者还应谨慎使用夸张的词语,如“非常”、“很”、“令人惊异的”、“极好的”、“难以置信的”等。当经常使用这些词语时,会让人感觉过于夸张,甚至产生怀疑,影响他人对你真正意图的掌握。过度使用夸张式的讲话方式可能会使下属或听众对你的话语真实性产生疑虑,不利于领导力的有效发挥。
三、注意语调的运用
语调在领导力讲话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例如,在陈述句结尾使用升调,像“是这样吗?”(句末语调上升)这种情况,在语言中含有一种怀疑或讽刺性的意思。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这个坏习惯,但作为领导者需要在意这些语言和语调的细节。正确的语调能够准确传达领导者的态度和意图,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四、言之有物且把握尺度
- 讲话要有针对性,做到观点分明并且注重真实性。领导者所说的话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真话,避免使用太多的套话,要根据实际情况符合大众地讲话。例如在工作汇报或者团队动员讲话中,明确阐述事实、目标和计划,让听众能够清晰地理解。
- 说话要把握尺度,根据自己的身份地位来选择合适的讲话方式。在讲话前需要认真分析场合氛围,分清讲话的内容和顺序,避免出现不妥之处。比如在正式的商务会议上,讲话要严谨、专业;而在团队内部的交流活动中,可以相对轻松、亲和一些。
五、以情感人并紧扣主题
- 以情感人是领导力讲话的重要技巧。领导者在讲话时要贴近群众,用自己的思想和心灵去讲话,说的话要能够引起听者的认同。通过以理服人,用生动形象的话语得到别人的认同,敞开心扉的话语往往更容易被接受。比如讲述公司的发展愿景时,结合员工的个人成长和团队的共同目标,激发员工的情感共鸣。
- 讲话时要有主次分明,紧扣中心话题,做到详略得当,同时要表明自己的态度,融入自己的思想,明确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在每次讲话前可以确定一个目标,讲话后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提高口才技巧。例如在讨论项目方案时,始终围绕方案的可行性、创新性等核心问题展开论述。
六、根据语境调整讲话方式
- 要根据对象不同来选择讲话的方式,要有现场感。在语言、语调、仪态表情等方面,要与现场气氛协调得体。还要有时空感,即使是讲述同样的内容,针对不同的群体、在不同的现场也要随听众的心境改变,灵活调整内容的侧重。例如面对年轻的员工团队,可以采用更时尚、活泼的语言风格;而面对资深的员工或者合作伙伴,则需要更加尊重、沉稳的讲话方式。
- 运用好肢体语言也是根据语境调整讲话方式的一部分。在不同的场合,肢体语言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眼神交流是其中最重要的方式,但有时在极度敏感的场合,也可以选择并肩而坐,避免眼神交流所带来的压力,进而让对方感到舒适。
七、表扬与批评的讲话技巧
- 表扬是一种积极的激励方式,领导者要让大家都知道谁做得很好,应该受到褒奖。公开的表扬能够增强员工的自信心和工作动力,同时也有助于在团队中树立正面的榜样。
- 批评则需要谨慎对待。领导者应该私下地批评,这样能让别人感受到“原来他是站在我这边的,他会给我留面子,而且他会很关注我的想法和对做事情的看法”。最重要的是,要让对方知道,我们不是在责怪人,而是在与他探讨。并且在批评时要注意时间的把握,不能等到事情已经发生了,或者是事后算账,而应该在事情发生之前,或者是看到错误行为但还没影响结果的时候,就要提醒和改正。同时,也要避免“no surprise”的情况,任何事情,当与人交流存在的问题时,要随时随地地告诉他,千万不要等到他已经改变不了的时候再告知。
八、避免反复强调
不少管理者为了突出重要性,会反复重复相同的话,但这种“反复强调”往往不可取,反而会对沟通效果产生破坏。科学实验证明,人的心理有叛逆机制,如果反复次数超过3遍,那么重视程度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下降。领导者在讲话时要简洁明了地传达关键信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九、使用口语化表达
口语化的表达会让沟通显得更亲切。领导者在讲话时适当采用口语化的方式,能够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增强沟通的效果。但也要注意口语化并不意味着随意,仍然要保持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例如在分享工作经验或者讲述团队故事时,使用口语化的表达可以让讲述更加生动有趣,让听众更容易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