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课程的基础认知
领导力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下,通过影响和激励他人,实现团队或组织目标的能力。它涵盖决策力、沟通力、协作力、创新力等多方面,是一种综合性能力,与单纯的权力或地位不同。优秀的领导者应具备诚实正直、善于团队协作、有远见卓识、具备创新思维等特质。这些特质有助于领导者激发员工潜能和动力,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绩效,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创新变革,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也能促进个人成长。
在领导力课程中,首先要让学员对领导力有清晰准确的基础认知。了解领导力的内涵、涉及的方面以及优秀领导者的特质等,这是后续深入学习领导力方法的基石。例如,在企业中,管理者如果不清楚领导力的真正含义,就可能错误地将权力等同于领导力,从而在管理过程中采用命令式的管理方式,难以真正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发掘潜在领导力的方法
- 从他人角度看事情
- 在领导力课程中,要教导学员学会发掘别人内在的领导能力,其中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从他人的角度去看事情。这包括观看、聆听和感觉。例如,在团队合作中,当成员之间出现分歧时,领导者如果能够站在每个成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就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从而找到更合适的解决方案。
- 同时,要注重赞赏和肯定他人。有效的策略包括具体的目标或做法、通过口头、写信或者使用尊重卡的方式、采用衡量法、明确我要立即采取的行动(对象、优点、贡献)、考虑计划与个人的关系、制定计划的时间表以及妥善处理过失、抱怨和批评等。比如,当员工完成一项任务时,领导者可以具体指出员工在任务中的优秀表现,如工作效率高、创新的解决问题方法等,然后通过口头表扬或者写感谢信的方式给予肯定,这不仅能让员工感受到尊重和认可,也有助于发掘他们潜在的领导能力。
- 自我认知与提升
- 领导者自身需要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谈,决定自己想要的结果。分析自身的长处和特质,并思考如何应用这些长处和特质,以及这些长处和特质对个人抱负的重要性。例如,一位领导者发现自己具有很强的沟通能力,他就可以利用这一长处,在团队中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促进信息的流通和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
- 尊重他人也是发掘潜在领导力的关键。员工只要相信公司关心他们,并了解他们的需要,就会以努力工作达成公司目标作为回应。领导者要表示尊重,设计一套带领策略,以组成一支关系密切的工作队伍,使队伍具有团队精神、互相倚重的态度、清楚了解团队的目标、愿意付出代价、培养彼此联系的工作能力并且绝不轻言放弃。
三、领导力课程中的实战技能培训
- 情境领导力
- 情境领导力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世界组织行为学大师、领导力大师保罗•赫塞博士认为,好的经理不应只是一个命令者,在领导团队时不应一成不变,而应随着情境(任务、目标及完成此目标的员工和环境)的不同来灵活个性地调整自己的领导方式。例如,在一个项目中,当面对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员工时,领导者可以采用授权式的领导方式,给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而当面对新入职、经验不足的员工时,可能需要采用指导式的领导方式,给予更多的指导和监督。
- 这种情境领导力课程被“财富500强”视为经理人必修课,全球超过1300万经理人参与过本课程的培训,它被翻译成16种文字并在40多个国家得到广泛传播。
- 影响力策略
- 在领导力培训课程中,还需要让学员重点掌握2 - 3个影响力的策略,如情感账户、欣赏式探寻、非言语沟通、说服技术等技术。以情感账户为例,领导者与员工之间就像存在一个情感账户,领导者通过平时对员工的关心、支持等积极行为不断向账户“存款”,当遇到问题需要员工配合或者做出改变时,就可以从这个账户中“取款”,员工会更愿意接受领导者的要求。欣赏式探寻则是关注员工的优点和积极方面,通过探寻这些积极因素来激励员工,提升他们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
四、领导力课程中的人才管理方法
- 甄选之道
- 在领导力课程中,人才的甄选是重要内容。例如围栏法则、正确的选人观念等都是甄选人才时需要考虑的。在招聘准备过程中,要明确常用的测评工具,并且要有慧眼识才的能力。比如,企业在招聘时,可以根据岗位需求设定不同的测评环节,如能力测试、面试、情景模拟等,通过这些测评工具来筛选出具有领导潜力的人才。
- 配置之道
- 配置人才也有相应的方法,如三步法则、先有司等。合理的人才配置能够让团队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例如,在一个项目团队中,将具有不同技能和特长的人员合理配置到不同的岗位上,擅长技术的负责技术研发,沟通能力强的负责对外联络和团队协调等,这样可以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和成功率。
领导力课程中的这些方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提升领导者的领导能力,进而推动团队和组织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