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领导力课程的初始印象
在参加领导力课程之前,很多人可能像文中提到的那样,对课程存在误解。就像有人觉得收费昂贵,怀疑是传销性质的课程。而且一开始听到课程内容,觉得是一些心理学原理,与领导力的联系似乎并不紧密。参加课程的人员被描述为“Loser”,这可能是一种比较片面的看法,但也反映出当时对课程参与者的一种初始印象。同时,对于课程中的集体活动,存在排斥心理,认为成年人进行类似小朋友过家家的活动有些奇怪,并且对向陌生人释放极大善意这种要求也难以理解。
二、集体活动后的转变
然而,在经历集体活动之后,情况有了改观。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到了被人保护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很美好的。发现原来在最绝望的环境中,真的会有人默默无言却拼尽全力支持自己。这一体验可能让参与者开始重新审视这个课程,意识到课程中的一些设置或许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不仅仅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些简单的活动或者看似无关的心理学原理。
三、领导力课程中的干货内容
(一)自我认知象限
1. 公开象限
在领导力课程中提到的自我认知象限里,有一个公开象限,即我知道的、别人也知道的部分。扩大公开象限有助于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而最好的扩大方式是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助别人,而不是通过打探别人八卦或者分享自己隐私的方式。这一点在领导力的提升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一个领导者如果能够积极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那么在团队中就能够更好地引导他人,树立自己的权威和影响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交流和共同成长。
2. 隐私部分
自我认知象限中还有隐私部分,也就是我知道但别人不知道的内容。隐私又分为三个等级,像黑暗面的隐私,自己不想说也不希望别人知道;还有不好意思说的和忘了说的,虽然说出去可能很重要,但如果不想说也可以选择不说。这一分类让我们对自我认知有了更细致的理解,对于领导者来说,了解自己的隐私部分,并且在合适的时候处理好与隐私相关的事情,也是领导力的一种体现。例如,领导者要知道哪些隐私内容可能会影响团队合作,在必要的时候克服不好意思的心理,适当分享相关信息,以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
(二)风筝模型
除了自我认知象限,课程中的风筝模型也是干货内容。虽然文档没有详细阐述风筝模型的具体内容,但可以推测,这个模型在领导力方面应该有着独特的作用,可能与领导者如何平衡各种关系,如同放风筝一样,把握好各种力量的平衡,从而带领团队向着目标前进有关。
四、领导力中的对事与对人维度
在领导力的战略复盘中,有对事和对人两个维度。对事方面,领导者需要对所负责的事务进行全面的回顾和分析,明确事情的优劣之处。这有助于在未来的决策中,能够更好地制定计划,避免之前出现的问题,提高做事的效率和成功率。例如在项目管理中,领导者要复盘项目的各个环节,从项目的启动、执行到收尾,分析每个阶段的资源利用、时间安排、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情况。
对人方面,领导者要关注团队成员的表现、需求和成长。了解成员在项目中的贡献、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职业发展需求。通过对人的复盘,领导者可以更好地进行人员调配、激励措施的制定以及团队建设。比如,发现某个成员在某个项目中表现不佳,要分析是能力问题还是其他外部因素导致的,然后针对性地给予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安排。
五、领导力的多方面管理
(一)管理自我——保持开放
领导者首先要管理好自己,保持开放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这意味着领导者要不断接受新的知识、观念和反馈。在面对不同意见时,不是一味地排斥,而是能够虚心听取,从中汲取有益的部分。例如,在团队讨论方案时,即使自己有了初步的想法,也应该鼓励团队成员提出不同的方案,并且认真考虑这些方案的可行性。
(二)管理他人——持续前进
在管理他人方面,要让团队成员持续前进。领导者要为团队设定明确的目标,并且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让成员们能够逐步实现。同时,要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当成员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就像在一个销售团队中,领导者为团队设定每个月的销售目标,并且根据市场情况和成员能力分配销售任务,在销售过程中提供销售技巧培训和客户资源支持等。
(三)管理他人——跨越边界
领导者还要引导团队成员跨越边界,这里的边界可能是指思维上的局限或者工作范围的限制。鼓励成员尝试新的方法、涉足新的领域。例如在一个技术研发团队中,领导者鼓励成员学习新的技术,尝试将不同的技术融合到产品研发中,从而推动产品的创新和升级。
六、领导力复盘的意义
复盘在领导力的提升中有着重要意义。复盘就像是给自己创造思维觉知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可以改变通道,实现跨越式成长。从人生精进的角度来看,复盘是底层逻辑的一部分。在内观自己的基础上,能够开启自我的第二增长曲线,找到精进的本源治理,践行新的人生之道。虽然复盘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它却非常重要。通过对领导力课程的复盘,无论是对课程内容、自己在课程中的体验,还是对领导力相关概念和实践的反思,都有助于领导者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