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概念的辨析
领导力常常被人们误解,与其他概念混为一谈。比如很多人会将领导力与领导能力等同,但实际上它们有明显区别。领导能力是领导者素质体系的重要部分,是领导者具备与职务相适应、能承担领导责任的主观条件,像领导者的基本素质、思维方式、实践经验以及对领导方法、技巧的把握程度在领导行为中的综合表现。领导能力具有实践性、综合性、能位性和层次性等特征。实践性体现在领导活动中不断学习、实践、总结的循环过程;综合性表示领导能力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然而,领导力不需要像领导能力那样系统的过程,虽然它也需要学习和实践,但很多时候可能一个事件或活动就能激发其形成。
还有人会把领导力与领导权威、领导影响力混同,这也削弱了领导力概念的独立性。领导力与领导权威不同,领导权威更多地强调领导者的地位和权力带来的影响力,而领导力更侧重于领导者自身的特质和能力。领导力也不是单纯的领导影响力,领导影响力可能只是领导者对他人产生的一种影响效果,而领导力包含更多内涵,如建立愿景目标、激发他人自信心和热情等。
二、领导力的内涵剖析
- 领导力的多元理解
- 霍德华沃德认为,领导力是让人们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是团结、激励、启发和培养人。但由于人与人价值观存在差异,在与人打交道时要理解方法的适用性。同时,领导力要在相反事物中达到平衡,领导风格也会随着社会变化而多样化。
- 领导力大师本尼斯指出,“管理者正确地做事,领导者做正确的事”,这体现了领导与管理的差异。领导更宏观,负责战略决策等,而管理偏微观,负责战术执行等。
- 有人误认为领导力是权谋心机,但真正的领导力展现的是真、善、美。真即勇敢面对问题,善是为集体谋利益,美是提倡创造等。
- 虽然人的基因和先天环境有影响,但领导力是可以后天塑造的,而且它不等同于个人魅力,而是团队凝聚力和协作力的体现。
- 领导力与领导职位的关系
- 以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管理解决维持性问题,领导力解决变革性问题。就像爱情和婚姻的关系一样,领导力像爱情,领导职位像婚姻。担任领导职位就有道德责任去发挥领导力动员团队解决问题。
- 领导力是在管辖范围内,充分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以最小成本办成事并提高团体办事效率的能力。它也是建立愿景目标、使自己与他人承诺于企业长期成功、激发他人自信心和热情、确保战略实施的能力。
三、不同专家对领导力的定义
- 沃伦·班尼斯的观点
- 沃伦·班尼斯认为“领导力就像美,它难以定义,但当你看到时,你就知道”。这表明领导力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难以用简单的语言精准概括,但人们可以在实际的领导行为和领导者身上感受到它的存在。
- 彼得·德鲁克的观点
- 彼得·德鲁克在《管理未来》中提出“没有信赖,就没有追随者。说到底,对领导者的唯一定义就是有追随者”。这强调了领导力中信赖关系的重要性,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信赖是领导力存在的基础。
- 库泽斯和波斯纳的观点
- 库泽斯和波斯纳认为“从本质上来说,领导力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领导者与其追随者之间的关系。领导力就是动员大家为了共同愿景努力奋斗的艺术。领导力最终是关于创造一种让人们贡献自己力量,成就卓越的方式”。这进一步阐述了领导力在团队协作、共同愿景构建方面的内涵。
四、领导力的复杂性与多面性
领导力不是简单的“说的对”。如果一个领导只是认为自己说的对,而不考虑实际情况、团队成员的想法和感受,那他很难真正发挥领导力。例如,在一个团队中,如果领导总是独断专行,不听取下属的意见,即使他的决策在某些时候是正确的,但从长远来看,会影响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真正的领导力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团队成员的能力、需求、价值观,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等。它需要领导者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强大的决策能力和适应变化的能力等。在不同的情境下,领导力的表现形式也会有所不同,如在创业初期,可能更需要领导者具有冒险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企业稳定发展阶段,可能更需要领导者具备协调管理和战略规划能力。
总之,领导力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概念,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说的对”,它包含着众多的内涵、与多种因素相互关联,并且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