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的内涵与常见误解
领导力常常被人们误解,很多人认为领导力等同于领导职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就像刘禅,他身为蜀汉的一把手,却未展现出多少领导力;而《勇敢的心》中的华莱士,虽无官方职位,却能团结领导苏格兰人开展民族自由运动,其领导力令人钦佩。这表明,一个人获得领导职位并不意味着就具备领导力,领导力是领导职位的责任,而领导职位只是发挥领导力的资源。
同时,领导力也常被混淆为权力。权力包含报酬权力(如完成销售指标获得提成)、强制权力(完不成任务被扣除绩效)、合法权力(组织或社会赋予的权力)等多种类型,而领导力是领导者凭借个人素质的综合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对特定个人或组织所产生的人格凝聚力和感召力。另外,领导力也不是简单的影响力、管理能力或者人格魅力。领导力的定义简洁地概括为“发动群众,解决难题”,这里的难题是需要联合众人才能解决的挑战性难题。
二、领导力所包含的能力要素
领导力包含多种能力要素。首先是学习力,这是领导人超速的成长能力,领导人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组织力也不可或缺,领导人要能够选贤任能,整合各种资源,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使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教导力体现为领导人带队育人的能力,通过教导团队成员,提升整个团队的素质。执行力表现为领导人超常的绩效,一个有领导力的人能够将计划有效地付诸实践,达成目标。决策力是领导人高瞻远瞩能力的表现,在面临多种选择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还有感召力,更多地表现为领导人凝聚人心的能力,让团队成员心甘情愿地追随。
三、领导力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与领导风格
领导力是分情境的,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在中国,过去的领导方式多为自上而下的命令控制式,即指令式风格,由领导层做出所有决策,其他人追随。但如今在全球竞争环境下,为了响应新一代文化,领导方式变得多样化。除了指令式风格,还有指导式风格,老板除了下达指示,还会解释为什么这么做能解决问题;参与式风格,老板会与员工一起讨论问题,即使员工与老板意见不一致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情境下需要不同的领导风格,领导者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四、领导力与管理能力的区别
领导力和管理能力是不同的能力。领导力侧重于一个人在团体中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对团队成员的激励和引导上,能激发团队成员的热情和创造力,带领团队向着共同目标前进。而管理能力强调在组织中的协调和组织能力,主要体现在对组织内部事务的掌控和管理上,如制定有效的计划和策略,组织和管理各种资源以确保目标实现。在团队中,领导力能让团队成员积极投入工作,缺乏领导力的领导者会让成员沮丧无助、效率低下;在组织内部事务管理上,管理能力确保组织有序运行,缺乏管理能力的领导者会使组织混乱、目标无法达成。
五、正确看待领导力与背锅的关系
说领导力是背锅的能力是一种片面的看法。诚然,在团队或组织面临问题时,领导者往往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但这只是领导力的一个方面。领导者承担责任的同时,也在发挥着前面所述的各种领导力的要素。例如在解决挑战性难题时,领导者要运用决策力做出正确决策,用组织力整合资源,用感召力凝聚人心等。而且,领导者承担责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带领团队前进,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提升团队的整体能力。如果仅仅将领导力视为背锅的能力,就忽略了领导力积极的、建设性的一面,也无法真正理解领导力在团队和组织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是在不断发挥领导力的积极作用的过程中,偶尔承担起必要的责任,而不是将背锅作为领导力的主要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