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天生论的观点及局限
在探讨领导力的来源时,曾经有观点认为领导力是与生俱来的。这种观点有一定的依据,例如有些人似乎天生就具备一些有利于成为领导者的特质。比如在一些人群中,部分人天生就有着较强的自信,他们在面对人群时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会因为他人的目光而退缩;还有些人天生就有着较强的沟通能力,能够轻松地与不同的人展开对话,并且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想法。另外,像控制欲或者照顾别人的欲望等特质,也可能是天生存在于某些人身上的,这些特质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他们在群体中自然地扮演起领导的角色。
然而,仅仅将领导力归结为天生的这种观点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如果领导力完全是天生的,那么就意味着在领导力的培养方面人们将无所作为。这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许多现象是相悖的。例如在企业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员工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和不断实践,逐渐成长为优秀的领导者。而且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领导力只是天生的,那么社会将很难大规模地培养出适应各种需求的领导者,这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二、后天因素对领导力的重要影响
大量的研究表明,后天因素在领导力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学校在培养领导力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美国的学校就非常重视通过各种活动项目来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他们根据领导能力发展的社会变革模式,定制和设计学校的活动项目。通过这些项目,学生们能够建立自信,并且学会如何影响他人来实现共同的目标。这表明,通过合适的教育模式和活动,学生们可以在后天培养自己的领导力。
从研究数据来看,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理查·阿维教授的研究显示,在担任领导职位个体差异方面,基因仅占31%的影响,而剩余69%的差异受教育、独特的成长历程、纯粹的运气等环境或随机因素影响。这一数据清晰地表明,后天的环境因素在领导力的形成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领导力研究专家马丁·拉尼克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他通过对双胞胎的研究发现,遗传因素仅占30%,而另外70%是后天习得。这意味着,通过后天在领导力的核心技能要素上勤加练习,人们有很大的机会将这些技能转化为习惯,从而成为优秀的领导者。
三、领导力是基因与环境的共同产物
事实上,领导力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的确是人们步入领导者岗位的重要因素,但环境和其他因素之和扮演着更大的角色。两者会同时对领导力的形成起作用,而且缺一不可。
例如,一个人可能天生具有一定的感召力基因,他在人群中比较容易吸引他人的注意力。但是,如果他没有处在一个合适的环境中,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没有机会去实践和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那么他的这种天生的特质可能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也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
相反,一个人即使没有特别突出的天生领导特质,但如果他处在一个积极向上、鼓励创新和领导能力培养的环境中,如在一个有着良好企业文化的企业里,企业为员工提供各种培训和晋升机会,员工可以通过不断学习领导力的概念、方式、技巧和特征,逐渐培养自己的领导力,最终也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
四、结论
综上所述,领导力并非完全与生俱来。虽然有些人可能天生具备一些有助于领导力形成的特质,但后天的因素,如教育、成长环境、个人的学习和实践等,在领导力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培养自己的领导力,成为能够对他人施以积极影响的领导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