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与责任的关联
领导力是一个在组织中影响和激励他人的能力,它包含多种要素如目标导向、战略思维等。然而,领导力的核心离不开责任。在一个组织中,领导者的责任不仅仅是管理员工,更重要的是动员团队去解决难题。这意味着领导者不能仅仅关注自身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而要着眼于整个团队面临的挑战并积极应对。
例如在很多企业中,当面临市场竞争压力时,领导者不能只想着自己如何去应对,而是要思考如何带领团队去分析市场形势、制定策略并执行。就像华为在全球通信市场竞争中,领导者要承担起引领团队研发新技术、开拓新市场的重任,这其中涉及到技术研发方向的决策、市场拓展策略的制定以及团队成员的激励等多方面的责任。
二、承担责任的误区
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对承担责任存在误区。就像在《领导力必修课》第4讲中提到的,有些人会给自己贴上“负责任”的标签,但实际上并没有深入思考责任的内涵。例如,有些人做到部门经理后,仍按照员工的思维和工作方式行事,这就是定位不明。他们虽然坐在领导的职位上,却干着员工的活,还抱怨员工没有责任心。这其实是自身没有真正理解领导岗位的责任所在。
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其位不谋其政”,遇事怕事甚至逃避责任。这种现象在组织中并不少见,很多人在面对复杂问题或者可能会带来风险的任务时,选择退缩。比如在一些项目中,当出现问题时,有些人会互相推诿,认为不是自己的主要责任,而没有意识到作为团队的一员,尤其是领导者,应该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
三、承担责任说“我来”的重要性
在组织当中存在着责任扩散效应,也就是旁观者效应。当一个集体难题涉及的人越多时,每个人感受到的责任就越小,挺身而出的可能性就越小。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有人能够站出来说“我来”。当有人主动承担责任时,会打破这种责任扩散的局面,激发团队的积极性。
比如在一个团队合作的项目中,如果遇到了技术难题,大家都在观望等待别人去解决。此时如果有一个成员站出来说“我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这不仅能够推动项目的进展,还会给其他成员树立榜样,让整个团队更加积极主动地面对困难。而且主动承担责任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领导力的提升,因为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会不断地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在团队中的影响力。
四、如何培养承担责任的意识
首先要明确领导的概念和责任的内涵。学习像刘澜老师的领导力课程等相关知识是一个很好的途径,通过学习可以深入了解领导力的本质不是职位和个人品质,而是做什么,即动员团队解决难题。
其次,要改变思维方式。从被动等待转变为主动出击,在家庭生活和日常工作中,主动去承担一些任务和解决问题。例如在家庭中主动承担家务的规划和执行,在工作中主动承担一些有挑战性的项目任务。
再者,要克服内心的恐惧。像有些人惧怕权威,对领导职位不感兴趣从而逃避责任,这种心理需要克服。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承担责任并且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最后,要学会从一般性问题的角度去思考责任。德鲁克界定了三类一般性问题,在面对问题时可以从这三个方向去提问自己,判断是否应该承担责任。例如在遇到工作中的问题时,思考这是不是一个反复遇到的一般性问题,如果是,那么就应该主动承担起解决这个问题的责任。
五、承担责任对团队和个人的积极影响
对于团队而言,成员积极承担责任能够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当每个成员都愿意主动承担责任时,团队内部的沟通会更加顺畅,工作效率会更高。例如在一个创业团队中,如果成员都能够主动承担责任,在面对资金紧张、市场开拓困难等问题时,大家会齐心协力地去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互相指责或者消极对待。
对于个人来说,承担责任是个人成长和提升领导力的重要途径。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个人的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都会得到锻炼。比如一个员工在主动承担项目负责人的角色后,他需要与不同部门的人员进行沟通协调,制定项目计划并做出决策,这些经历都会让他在领导力方面得到成长,为他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