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与领导的关系
领导力常常被人们提及,但很多人容易将其与领导地位或权力混淆。实际上,领导力并不等同于领导地位,在大公司里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可能仅仅是官职上的一把手,他们未必具备真正的领导力。领导力也不等同于权力,不少有权力的人缺乏领导才能,而且很多人的权力可能只是来源于金钱或伤害别人的能力,同时也不应与官方权力相混淆,官方权力仅是一种纯粹的司法权力。而领导这一行为或者角色,是领导力的一种外在表现。当我们说领导力的核心是领导时,意味着领导行为是领导力得以展现的关键途径。
二、领导行为体现领导力核心的要点
(一)勇于承担责任
领导力就是动员团队解决难题的责任。当团队面临难题时,领导要冲在前面,多对自己和团队成员说“让我来,跟我来,我们一起”。例如在项目攻坚阶段,领导如果能身先士卒,积极参与到最困难的部分,像解决技术难题或者协调资源等工作,就会赢得员工的尊重。相反,一个缺乏责任心的领导,遇事畏首畏尾,躲在团队最后面,必然会被员工瞧不起。这是因为员工总是最愿意服从那些他们认为是最棒的人,而勇于担当责任的领导在员工眼中就是值得追随的。
(二)保持良好沟通
领导不能专制独断。越是自以为是的领导,越容易犯错误。领导要多倾听员工的意见,多征求团队成员的想法。毕竟人多力量大,集思广益能让大家都有参与感,事情成功后大家也会有成就感。领导不要为了面子而不敢提问,大家都是为了工作,积极发问、谦虚好学反而能让员工更加信赖。例如在制定公司年度计划时,如果领导能广泛征求各部门员工的意见,综合大家的想法,那么这个计划就会更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也能让员工在执行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
(三)情感打动
领导带团队,想要让员工死心塌地,就要学会讲故事。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寻求情感共鸣达成共识,这样更容易驱动团队。有时候软的方式比硬的方式更有效,所以领导要多和员工聊天。比如领导分享自己创业初期的艰辛故事,以及如何克服困难走到今天,能让员工感受到领导的不易,也能激励员工在面对工作中的挑战时勇往直前。
(四)坚守自己并使人信服
坚守自己是领导力的核心要求。这要求领导者坚守本心、初衷,保持原则,不做触及尊严和底线的事情。在团队中能够树立起稳定、可靠的形象。例如在商业谈判中,无论面临多大的利益诱惑,如果违背公司的价值观或者损害团队的长远利益,领导者都要坚决抵制。而使人信服则是这种坚守的延伸。领导者只有言行一致,才能赢得团队成员的信任和尊重。当领导者做出决策时,团队成员能相信决策是基于公正、合理的原则,而不是领导者的个人私利,这种信任会转化为团队成员对领导者的追随,增强团队的团结和凝聚力。
(五)具备团队服务意识
领导不是使唤团队,而是服务于团队。具有团队服务意识的领导者,会关注团队成员的需求和发展。比如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帮助员工规划职业发展路径等。当员工感受到领导是在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着想时,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也会更加认可领导的领导力。
三、从领导力的其他方面看领导的核心性
(一)领导力的本质与领导的关联
领导力的本质是研究如何激发、调动组织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问题。而领导行为是实现这一本质的关键。组织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组织的效率,而组织效率又取决于组织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领导通过自身的行为,如合理分配任务、给予员工适当的激励等方式,来激发和调动员工的这些特性。例如领导可以根据员工的特长分配工作任务,并且在员工取得成绩时给予表扬和奖励,这样就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领导力的特征与领导行为的联系
领导力的形成具备一些条件或特征。富有远见的领导者能开发出清晰的未来愿景,确定前进方向,并善于把未来愿景与规划与下属进行交流。在领导过程中,领导就需要不断地向员工阐述公司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让员工明白自己的工作是如何与公司的整体目标相契合的。同时,领导者还要具有良好的个人信誉,较强的创造力和冒险精神、坚韧的意志、自信与智慧、正直诚实的品质及与工作相关的知识,这些品质在领导与员工的日常互动中都会体现出来,影响员工对领导的看法和追随程度。
(三)领导力的核心要素与领导的关系
领导者实现卓越的领导力,核心要素包括内在能力批判性学习和反思的能力以及外在表现实现变革和发展的能力。批判性学习和反思能力能使领导者积极获取多领域的知识,主动总结经验教训。在领导团队时,这种学习和反思能力可以转化为对团队发展方向的正确把握,以及对团队成员的有效指导。而实现变革和发展的能力则体现在领导带领团队适应市场变化、进行创新等方面。例如在科技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领导如果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反思团队的发展模式,并且带领团队进行技术创新和业务变革,就能体现出卓越的领导力。
综上所述,领导力的核心是领导,领导行为通过多方面的要点和与领导力其他方面的紧密联系,展现出领导力的真正内涵,从而有效地带领团队走向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