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盖子法则:领导力决定成效
领导力就如同一个锅盖,它决定了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能够达到的成效高度。如果领导力较低,就像锅盖较低一样,那么个人或团体所能发挥的潜力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例如在各个行业中,我们能看到许多聪明且有才干的人,他们本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但仅仅因为领导力的缺乏,使得他们的成就大打折扣。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其成效与领导力的强弱是成正比的。这意味着如果想要在事业上取得更高的成就,就必须重视领导力的提升,因为它是限制成功水平的关键因素。
二、影响力法则:领导力的衡量尺度
影响力是衡量领导力的真正尺度。当人们愿意跟随一个人,哪怕仅仅是出于好奇,这都表明这个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领导力魅力。头衔本身并不能带来真正的领导力,它或许能给人一点时间去增加影响力,但也可能因为不当行为而毁掉影响力。真正的领袖是那些能够发挥影响力,让他人愿意追随的人。如果不能影响别人,人们就不会跟随,那也就不能称之为领袖。例如鲍威尔将军所说,当人们愿意跟随你,哪怕是出于好奇,都已经足以表示你已经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散发出领导的魅力。这充分体现了影响力在领导力中的核心地位。
三、过程法则:领导力的成长历程
领导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来自日积月累的努力。一个人开发与提升技巧的能力,决定了他是否能成为领袖。就像在股票市场投资,期待一夜致富是不可能成为领袖的。成功的领袖都是学习者,他们秉持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这是自律与坚毅的结果。领袖成长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不知道自己有所不知,很多人因为这个思维盲点,潜能无法得到发展;第二个层次是知道自己有所不知,这是迈向成长的一大步;第三个层次是成长学习操练,此时成效开始明显;第四个层次是随心所欲、挥洒自如,达到这个层次,领导力几乎成为本能。在人生中,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这个准备就是不断提升领导力的过程。
四、导航法则:领导者的独特视野
在团队或者组织中,谁都可以掌舵,但唯有领导者才能设定航线。领导者需要有独特的视野,他们要比别人看得更仔细、更远,并且能够比别人早一步看到未来的方向。一个计划能否被接纳、得到支持并取得成功,关键不在于计划本身的大小,而在于领导者的能力。例如在企业的战略规划中,优秀的领导者能够提前洞察市场的变化趋势,从而为企业设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带领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前行。
五、哈顿法则:领导者的权威来源
掌有实权就像做淑女一样,如果需要提醒别人尊重自己是个淑女,那显然不是真正的淑女。真正的领袖一开口,人们就会洗耳恭听。人们倾听,不见得是因为话语中的真理或信息,而是因为敬重说话的人。这表明领导者的权威不仅仅来自于所掌握的权力或者所说的内容,更来自于领导者自身的特质,这种特质能够让他人自然而然地产生敬重之情,从而听从领导者的指挥。
六、根基法则:信任是领导力的根基
信任乃是领导的根基,领导是策略与品格二者的有效结合,如果必须在二者之间舍去一个,宁可舍去策略。因为每个人的成就都无法超越他的品格上限。一个领导者如果想要赢得信任,就必须表现出工作能力、亲和力和性格优势等多方面的优秀品质。例如在团队合作中,如果领导者没有良好的品格,即使有再好的策略,团队成员也难以真正信任他,从而影响团队的协作和发展。
七、敬佩法则:人们追随强者领袖
人们只想跟随比自己强的领袖。当一位领袖在团体中发动重大变革时,就能考验出他所受到的尊敬程度。在组织变革或者面临挑战时,强大的领袖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和魅力,带领团队克服困难,这种能力会让团队成员对领袖产生敬佩之情,从而更加愿意追随。这就要求领导者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各个方面都要展现出比团队成员更强的实力。
八、其他法则的简要提及
除了上述法则之外,领导力21法则还包括增值法则,领导者通过服务他人增加价值;镜像法则,看到别人怎么做,大家也会效仿,服务他人和以身作则是成为优秀领导者的两大要素;接纳法则、致胜法则、动能法则、优先次序法则、取舍法则、自觉法则、时机法则、磁力法则、爆炸性增倍法则、亲和力法则、传承法则、核心圈法则、授权法则等。这些法则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领导力的内涵和要求,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领导力体系。每一个法则都对领导者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和决策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为领导者提升领导力提供了全面的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