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倾听在可复制领导力中的重要性
在可复制的领导力体系里,倾听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领导力并非是一种神秘莫测、只属于少数人的天赋,而是一种可以被学习和复制的能力。其中,倾听是交流的起始点。当领导者在与团队成员交流时,若能做到倾听,就等于向对方传达了一种被重视的信号。例如在日常的管理场景中,员工在分享自己的想法或者工作进展时,如果领导者心不在焉,没有给予倾听,员工很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努力和思考没有价值。
从员工的角度来看,他人的倾听与注意,能够协助自己在肯定自己的过程中,理清思绪及感受。就像在团队讨论方案时,员工阐述自己的思路,如果领导者认真倾听,员工会更有动力深入表达,从而更好地理清自己的方案思路。而且,倾听氛围要有回应,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像打电话时听不到对方声音,对方就会缺失继续说下去的动力。在团队互动中也是如此,缺乏回应的倾听会让员工失去表达的热情。
二、倾听的具体方法
- 保持专注与深呼吸
- 在倾听过程中,领导者需要保持专注。这意味着要排除外界干扰,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说话者身上。例如在会议中,不要一边听员工汇报,一边查看手机或者处理其他事务。深呼吸是一种帮助保持专注的有效方式,它可以让领导者放松自己,更好地进入倾听状态。当领导者深呼吸时,也会给说话者一种稳定、安全的感觉,让对方更愿意倾诉。
- 多提开放性问题
-
提问是倾听中的重要环节。封闭性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往往会限制对方的回答,容易引起对方情绪上的抵触。而开放性问题则不同,例如“你觉得怎么样?”“你有什么想法?”这种问题没有预设答案,没有引导的倾向性,可以激发对方的谈话欲,让对方更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让对方觉得自己受到尊重。在管理场景中,当讨论项目计划时,领导者如果问“这个项目这样做是不是可以?”员工可能只会简单回答是或否。但如果问“你对这个项目的实施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员工就会更详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
学会反映情感、学会反馈
- 倾听的最高境界是要学会反映情感、学会反馈。反馈是塑造员工行为的最重要的工具。当领导者在倾听员工讲话时,要能够理解对方话语背后的情感,并给予恰当的反馈。例如员工在讲述自己在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时,可能会带有焦虑、沮丧等情绪,领导者如果能反映出这种情感,说“我能感觉到你在这个项目中遇到困难很沮丧”,然后再给予关于如何解决困难的反馈,会让员工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三、倾听与反馈的层级关系
- 零级反馈
- 零级反馈指的是没有能够及时反馈,给出的反馈为零。在工作场景中,领导者看到员工的表现,把自己的评价和想法放在心里,没有及时告知员工,这就是零级反馈。比如员工在工作中取得了一项小成就,但是领导者没有任何表示,这往往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员工会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被看到,久而久之,工作热情可能会减退。
- 一级反馈
- 一级反馈比零级反馈略好,领导者在看到员工的表现后,给出评价。例如“小张,干得不错!”“这个想法好!”但是这种反馈只是单纯的评价,没有给出更多的理由或者深入的交流。虽然比零级反馈有进步,但对于员工的激励作用有限。
- 二级反馈
- 二级反馈是既给评价又给理由。当员工做对了事,领导者给予反馈时,不仅要表扬,还要说明为什么表扬。比如“小李,你这个方案做得非常好,因为它不仅考虑到了成本控制,还创新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种反馈能够让员工更清楚自己的优势和价值,对员工的激励和成长作用更大。
在可复制的领导力中,倾听是一个多维度的能力,它不仅仅是单纯地听员工说话,还涉及到提问技巧、情感反映和不同层级的反馈等方面。领导者只有掌握了这些倾听的要点,才能更好地发挥领导力,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