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疯狂世界的特征与挑战
当今社会已步入一个可称之为“疯狂世界”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与传统的“正常世界”有着显著的区别。在正常世界中,事物大多符合正态分布,就像人的身高体重、班级学生成绩等,人们的能力上下限差距不大,基本围绕平均值波动。然而,疯狂世界却截然不同。
在疯狂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差距可能极为巨大。例如一个头号网红主播的销售额能够匹敌一个公司,马斯克的公司可以开展造火箭这样伟大的事业。从商业社会运转模式来看,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出现和赋能,企业组织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很多现象脱离了传统的正态分布模式,出现了各种极端情况。
这个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企业面临着“人才流失”、“业绩低增长甚至负增长”等现象。在这样的疯狂世界中,企业对于增长有着更高的期望值,需要具备更大的市场竞争力以及抵御高风险的能力。
二、可复制领导力的理念转变
樊登老师的《可复制的领导力2》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它相较于第一部更多地侧重理念和方法论的转变。
其中一个重要的理念转变就是从“机械态”向“生物态”的转变。在以往的领导力理论中,可能更多地强调一种机械的、有序的组织管理模式,就像传统企业中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员工考核指标(KPI)。但在疯狂世界中,这种模式虽然能维持公司的平稳运行,却很难带来业绩上的突破。因为这些刚性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抹灭了员工的创造性,限制了人才的发挥。
现在,领导力理念倡导激发员工善意减少管控。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和KPI,这是衡量员工是否是“好员工”的标准,但樊登老师认为这不是唯一的标准。他认为要减少对人才的管控,激发出员工本能的善意,让员工将公司利益至上放在心底作为工作准则。例如著名互联网公司网飞的管理模式就体现了这一点,它减少了对员工的过度管控,让员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由发挥创造力,从而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三、可复制领导力的方法应用
在疯狂世界里,可复制的领导力有着具体的方法应用。
首先,认识到生物态组织的发展需要良好的“模因”。这里的“模因”可以理解为企业文化跟人员组成。现在很多企业倡导狼性文化,促进员工之间进行竞争来创造业绩。但良好的“模因”不仅仅是简单的竞争文化,还应该包括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创新包容等多种元素。一个拥有良好“模因”的企业,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让员工在一个积极的氛围中发挥自己的能力。
其次,在领导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工具化。西方企业如可口可乐、宝洁等大企业,讲究的是工具化,把工作拆分成可以完成并检验的步骤,员工接受训练,按照步骤行事。在可复制的领导力中,这一方法同样适用。通过工具化,让领导力变得可学习、可复制。每个员工都可以通过掌握这些工具,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效率。
最后,领导者要适应从正常世界到疯狂世界的思维转变。在疯狂世界中,领导者不能再用传统的思维模式去管理团队和企业。要认识到这个世界中各种匪夷所思的可能性,并且能够灵活应对。例如,在面对新兴的商业模式和市场变化时,要能够迅速调整战略,鼓励员工创新,挖掘员工的潜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四、可复制领导力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可复制的领导力在疯狂世界中对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从人才管理方面来看,它有助于减少人才流失。当企业采用激发员工善意、减少管控的方式时,员工会感受到更多的尊重和信任,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会得到提高,从而更愿意留在企业中。而且,通过营造良好的“模因”,企业能够吸引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才加入。
在业绩增长方面,可复制的领导力能够推动企业业绩的提升。当员工的创造力被激发,团队的效率提高,企业在面对疯狂世界中的各种机遇和挑战时就能够更好地把握。例如,企业能够更快地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变化,开拓新的市场,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可复制的领导力有助于企业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企业需要不断地调整和适应,可复制的领导力能够让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相应的领导方法和理念,使企业能够持续地发展壮大,在疯狂世界中保持竞争力。
综上所述,在这个疯狂世界里,可复制的领导力为企业提供了一种适应时代变化、应对挑战、实现发展的有效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