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具有领导力萌娃的特质
(一)性格沉稳自制
小朋友若具备领导力,在性格方面往往沉稳且自制力强。他们不像普通孩子那般调皮活泼,而是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稳重。在做事时,能做到不慌不忙、从容淡定。例如,当面临突发状况时,其他小朋友可能会惊慌失措,而有领导力的小朋友却能保持镇定。在学校的小组活动里,若突然出现道具缺少的情况,性格沉稳自制的小朋友不会像其他孩子一样抱怨或哭闹,而是冷静思考应对方法。他们可能会尝试用其他物品替代缺少的道具,或者合理调整活动环节。这种沉稳自制的性格是领导力的一种体现,在群体中能够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就像小小的定海神针,让周围小伙伴不自觉地依靠并听从其安排。
(二)高瞻远瞩深谋远虑
尽管这是比较高深的词汇,但在有领导力的小朋友身上也有所体现。高瞻远瞩意味着小朋友能够站得高、看得远。在做游戏或者进行小组活动时,他们不会只着眼于眼前的利益或者乐趣。比如在玩搭建城堡的游戏中,普通小朋友可能只想着把城堡搭建得越高越好或者越漂亮越好,而有领导力的小朋友会有更长远的规划,比如考虑城堡的结构稳定性、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积木资源等。
(三)善于合作与沟通
有领导力的孩子懂得合作,有较强的号召力,比较明显的表现是周围很多孩子愿意听他说话。这并非是用威胁强迫的方式命令别人,而是懂得尊重集体中的每一个人,并和大家紧密合作。例如在搭积木时,有领导力的孩子会热情地招呼大家:“咱们一起搭个超级大城堡吧,你负责找长方形积木当城墙,你去找三角形的当屋顶……”,合理分工,让搭建过程有条不紊,每个小伙伴都乐在其中。
(四)人缘好情商高
在班级里最受欢迎的孩子,往往人缘好、情商高。他们不会过分炫耀自己也不会嘲笑某一个同学,能包容别人的缺点,轻松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这样的孩子看似只是人缘好,实际上同学们是因为他身上的特质才愿意与其相处,这也是领导力的一种体现。
(五)有主见且自信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对自己“唯命是从”才更好管教,不希望孩子顶嘴,却不知敢于表达自己的孩子更有主见。这一类宝宝还有一个特点是不“怯场”。例如那些敢于自荐的孩子,他们面对众多家长和同学充满自信,这是“领导”必备的心理素质之一。同时,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往往比较自信,在学校中,他们会得到比他人更多的认可,也就会越来越有自信。一个人有了自信,才会敢去不断的探索,去闯荡,面对挫折也毫不畏惧。
(六)细心又大胆,不怕麻烦
身边总会有这样的孩子,当其他小朋友遇到困难大哭求助时,他会自己尝试各种解决办法,即使不确定那是对的,也会大胆做出决策不怕再次遇到麻烦。这样的孩子勤于思考、有决策力,遇事不慌乱,略显成熟,这也是有“领导力”的表现。
二、培养孩子领导力的方法
(一)把握培养时机
耶鲁大学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经过40多年对1 - 14岁儿童生理、心理需要,行为的变化与发展的跟踪调研发现,10岁是孩子成长的分水岭。10岁之前的孩子对人际关系的理解能力以及行动能力都比较差,10岁之后才慢慢有了自己的思考。而依据科尔伯格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人的道德准则到13岁就基本建立起来了,13岁之后,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已经定型,趋于成年人。所以,10 - 13岁是培养儿童领导力的最佳时期。
(二)激发内驱力
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孩子到了初中、高中以后,如果仍然得靠父母、老师强加的外力才能前进,那这个孩子的自我驱动力是有很大问题的。家长需要做的是把孩子自身的内驱力激发出来,让他自己想要主动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在生活中,应该尽可能多地给孩子创造自我决策、自己做选择、自己对自己的事情负责的机会。
(三)培养时间规划能力
首先要让孩子做到能够正确认识时间,其次再逐步地给孩子创造一些自己安排把握时间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逐步意识到自己要对自己的时间管理负责,最终做到提前规划,科学合理分配时间,高效地去完成自己的事情。普通孩子的时间往往比较琐碎,总是遇到什么做什么,想到什么干什么,而有领导力潜质的孩子做事情,能够把所有的时间看成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里再来合理计划安排,每一个阶段都是下一个阶段的助力。
(四)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沟通说话看似简单,真正做好却不容易。很多优秀的领导者往往也是沟通的高手,沟通的技巧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训练得来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在不断地学习与人沟通交流,从早期的肢体语言到长大后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好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占优势的,无论是升学就业、还是恋爱和生活都离不开良好的沟通能力,尤其是作为领导者在管理团队的时候,良好的沟通能力更是不可或缺。
总之,具有领导力的萌娃有着诸多令人称赞的特质,而家长如果能在合适的时机,采用正确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培养,将有助于孩子领导力的发展,为孩子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